臌胀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胀证、臌证、散脉、弦脉、右关散、关散、鼻出血、黄疸、鼻衄、便溏、齿衄、乏力、腹大、腹露青筋、腹胀、红丝赤缕、面萎黄、纳差、尿量异常、尿少、皮肤苍黄、皮肤发黄、脐突、气促、气短、小便清长、胁痛、蟹爪纹、胸式呼吸、血痣、牙龈出血、紫斑。
治法
治疗原则 (要点)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由于本病总属本虚标实错杂,故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泄实不忘虚。症治分类证名:气滞湿阻证治法:疏肝理气,运脾利湿。证名:水湿困脾证治法:温中健脾,行气利水。证名:水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攻下逐水。证名:瘀结水留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证名:阳虚水盛证治法:温补脾肾,化气利水。证名:阴虚水停证治法:滋肾柔肝,养阴利水。
临床表现
泛指因酗酒伤肝,或肝病或痨病、腹内癥积、蛊虫病日久,阻碍气血运行,水积于腹等引起以腹部膨胀如鼓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检查
鼓胀为腹内积水,可用超声波探测腹水,了解腹水量。腹腔穿刺液检查有助于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腹水的恶性肿瘤细胞学检查、细胞培养、结合杆菌豚鼠接种酶、化学物质测定,均为辅助诊断手段。鼓胀与西医学肝硬化失代偿期关系最为密切,常由病毒肝炎所致,血清乙、丙丁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可显示感染依据。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粪检可见虫卵或卵化有毛蚴,皮内试验,环卵沉淀反应、血清学检查等可做为血吸虫感染依据。肝功能、B超、CT、MRI、腹腔镜、肝脏穿刺等检查有助于腹水原因的鉴别。消化道钡餐造影可显示门静脉高压所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
别名
臌胀、鼓胀、蛊胀
疾病预后
臌胀,中医病名。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病因比较复杂,有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四个方面。形成本病的机理主要在于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结,水停腹中。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西医学所指的肝硬化腹水,包括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胆汁性、营养不良性等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腹水,其他疾病出现的腹水,如结核性腹膜炎腹水、丝虫病乳糜性腹水、腹腔内晚期恶性肿瘤、慢性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等,符合臌胀特征者,亦可参照本节内容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病情辨病处理。
备注
注:包括酒臌、水臌、气臌、血臌、虫臌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