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角化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咽喉、角化、喉痒、假膜、咳嗽、声嘶、咽梗、咽膜充血。
治法
治疗按角化程度而定。轻度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避免刺激喉粘膜因素,禁烟,去除鼻、咽、口腔的病灶,可减轻角化。角化较重、病变影响声带闭合着,可在喉镜下仔细清除。 中医治疗: 辨证属气郁痰结, 症见喉部不适,干涩、发痒、异物感明显,检查可见喉部有黄白色斑点,可状若笋尖、石刺,周围不红肿,微凸出于声带表面,伴烦躁易怒,胸胁闷胀,女子可有月经不调,善太息;舌红苔薄白,脉滑数。 治宜疏肝解郁,活血散结。 药用柴胡12克,香附20克,川芎12克,枳壳15克,青皮15克,胆南星6克,制半夏9克,茯苓20克,石菖蒲12克,白芍20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外治可吹冰硼散,含化六神丸,用三棱针挑破白斑,以出血为度。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症状有喉异物感,有时候痒,剧烈咳嗽可咳出白色角化物质。如角化物长在声带也可有声嘶。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长出分散的棘状黄白色赘生物,以钳子触之角化质较坚硬,如将其拔出,感基底粘连很紧,拔出后均有一出血创面。多数在喉咽、口咽,尤其是腭扁桃隐窝也同时伴有角化物质。喉白斑可于喉任何部位粘膜发生,但于声带和室带更多见,喉镜下检查呈现斑块或斑片,一般为单个,大小约数mm。轻者,白斑质软,边界清楚,稍高于粘膜表面。重者呈疣状或颗粒状。如伴有糜烂应考虑可能有恶变。
检查
喉镜检查可见喉粘膜慢性充血,表面有呈白色点状锥形突起,其周围有充血区,拭之可脱落,但易再生。
病因
喉角化症为喉部淋巴组织异常角化的病症。多发生于40岁以下女性。喉角化症是喉粘膜上皮病变,表现为上皮的过度增生和角化。其根本病因不清楚,可能与慢性炎症刺激或吸烟、吸入刺激性物质等有关。症状是喉部不适,异物感明显,角化引起声带闭合不全而声音嘶哑。临床分两种: (1)白斑病; (2)乳头状角化病。 治疗: (1)喉角化症对全身健康影响不大,不必手术切除,需消除刺激因素,控制口腔慢性炎症,戒烟酒,利于病灶恢复; (2)由于喉角化症可有癌变倾向,需密切观察病人,定期随访;必要时活检,以排除癌变,若癌变,应立即手术。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