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谷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缓脉、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免疫球蛋白升高、尿蛋白阳性、纤维蛋白原减少、血肌酐升高、疲劳、休克、出血、恶心、发热、关节痛、肌痛、呕吐、头痛、羞明。

治法

以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为主。 1.对症和支持治疗 (1)高热给予物理降温,也可使用小剂量解热镇痛药,避免大量出汗。 (2)呕吐给予甲氧氯普胺片、维生素B6. (3)出血发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可早期用肝素钠,应用止血敏、维生素C等,补充血容量、血浆、白蛋白、全血、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等替代疗法治疗 DIC。 (4)肝损伤保肝、退黄、营养支持,可用甘草酸制剂。 (5)颅内高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节律、瞳孔等变化,予20%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脱水。 (6)肾衰竭如少尿、无尿、高血钾等,应积极行血液透析。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在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中有抗裂谷热病毒(RVFV)作用,可考虑在早期试用。

临床表现

潜伏期3-6天。起病急骤,高热达38℃-40℃,可为双峰热,热程可达1周。并有畏光、剧烈头痛、肌痛及相对缓脉。常无皮疹,偶有皮肤黏膜小出血,罕见大出血。并发症可有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炎及中心暗点,少数可致视网膜剥离;罕见脑炎(多发生于发热后3-12天)。

检查

1.血常规病程1-2天内,白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继而白细胞下降,可低于2×10/升。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出凝血时间明显延长。凝血因子 II、V、VII、IX显著减少。纤维蛋白原减少和血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增多。 2.尿常规 可见少量尿蛋白、红细胞、管型。 3.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4.肝生化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 5.病毒检测 (1)病毒分离接种; (2)酶联免疫分析一类的血液检测(" ELISA"或" EIA"酶标法); (3)特异性 IgM病毒抗体; (4)抗原检测试验; (5)扩增核糖核酸基因组(RT-PCR)等。

病因

裂谷热(RVF)是由裂谷热病毒引起的,经蚊类媒介或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的是动物,但也能传染人。初始的症状有:发热、头痛、疲劳、关节和肌肉疼痛,有时会有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结膜炎及畏光的现象;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出血、休克、脑炎或肝炎,甚至是死亡。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