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灸治慢性结肠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1K

小结

本艾灸法可用于:慢性结肠炎。

主穴:①轻症:足三里、三阴交。②重症:第1组取关元、神阙、足三里;第2组取脾俞、肾俞、命门。两组主穴轮换交替使用。 配穴:食欲缺乏加中院、胃俞,腹痛加天枢、大肠俞。

慢性结肠炎

(1)急性腹泻以天枢、足三里为主穴,慢性腹泻以脾俞、中脘为主穴,肾虚腹泻以命门、关元为主穴,腹泻伴恶心、呕吐配内关,水泻较重配阴陵泉,每次选2穴。取丁香、木香、肉桂、吴茱英、薄荷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密封存备用。用时,取药末10g,以生姜汁及适量酒调成糊状,分敷于所选的穴位上,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2)取牌俞、大肠俞、神阙穴。再取硫黄30g,枯矾30g,朱砂15g,母丁香10g,独头蒜(去皮)3枚,生姜250g,芝麻油250ml,黄丹(炒)120g。先将前6味混合捣烂如膏状,搓丸如黄豆大,备用。用时,取药丸1粒,置于膏药中间,敷灸于上述各穴,一穴一丸,每日更换1次,起疱则止。 (3)取胡椒10粒,番木鳖(去壳生用)3个,枯矾10g,大蒜10瓣,米饭适量。前3味药共研细末,加人大蒜共捣至融烂,再加人米饭适量,捣匀如厚泥状,制成5分硬币大小的药饼,敷灸于神阙穴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为止。主治久泻。 (4)取肉桂3g,硫黄6g,白胡椒1.5g,鸡内金3g,枯矾6g,五倍子6g,鲜葱3~5节。上药除鲜葱外,余药共研细末,再与鲜葱捣烂调成糊状,平摊于神阙穴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敷灸2小时即可。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若敷药出现发痒、灼痛等,停药可消失。主治溃疡性结肠炎肾阳虚衰证。 (5)取吴茱英15g,绿豆10g,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灸于神阙穴处,待8小时后去除,每日换药1次。主治溃疡性结肠炎。 (6)取枯矾50g,白面20g,米醋适量。先将枯矾研细末,加人白面、米醋,搅匀成稠糊状,备用。用时,取药糊适量敷灸于神阙、涌泉(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3~5次。主治久泻不愈。 (7)取苦参18g,黄连9g,黄柏、白及各15g,上药共研细末,炒热,制成药带,缚于少腹部(阿是区),待3~5日换药1次。主治慢性结肠炎。 (8)取阿胶块20~30g,置于茶杯内,隔水加热使之软化,取出剪成1.5~2.0g的小段块,再将小段块投人沸水中令充分软化后,用镊子夹出,捏成光滑的椭圆形栓剂,备用。用时,将其投人热水中软化,塞入肛门内,塞人的深度和枚数,视病位高低和病变范围而定。每日大便后上药1次,7~10次为1个疗程。主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9)取艾叶30g,荜澄茄1.5g,茴香15g,吴茱英10g,细辛10g,公丁香10g,川椒15g,干姜15g,防风10g,大青盐20g,香附15g。上药共研粗末,炒热,药温以不烫伤皮肤为宜。装人事先缝制好的30cmx20cm的布袋中,放置于神阙穴,沿任脉至关元穴之间,直至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宜,稍凉后可用热水袋反复熨药袋,以保持药袋温度,时间在40~60分钟,治疗以晚间为佳。每晚1次,1剂药可用2次。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注意事项:①用药期间,忌食辛辣之品、茶水、油腻等;②该方还可酌情加味使用。 (10)取车前子、丁香、吴茱英、胡椒、肉桂各等份,上药共研细末,加人麝香少许再同研和匀,装瓶密封,备用。用时,取药末适量,用姜汁少许调和在糊状,敷灸于神阙穴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2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主治慢性结肠炎。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