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疫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4W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疫疠、阴证、鼻塞、发热、喉痛、咳喘、咳嗽、咳痰、声重、涕稠、涕黏、畏寒、胸痛、牙痛。

临床表现

泛指因感染各种阴毒疫邪、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广泛流行的一类疫病。

疾病预后

寒疫,病名。 《素问.本病论》:"清生风少,肃杀于春,露霜复降,民病瘟疫早发,……"提示季令之寒与瘟疫发病的关系。后世所论寒疫则有: (1)指疫疠之阴证,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说疫全书》卷二,指出:"寒疫……当天气方温热之时,而凄风苦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寒气所束,众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每有畏寒发热,咳嗽,气壅痰喘、胸部痞痛,鼻塞声重,涕唾稠粘,咽痛齿痛等证。 《温热暑疫全书》:"入于阴,入则其人必先内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清便下重,脐筑湫痛,正与俗称绞肠瘟、软脚瘟之说符也。"宜用羌苏饮、圣散子等方,参见阴毒条。 (2)指太阳伤寒。 《时病论.寒疫》:"观此见证,与冬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亦可以消风百解散治之。参见太阳伤寒、时行寒疫条。

备注

注:包括湿瘟、痧病、寒湿痢、麻疹、寒疟、流痰、干霍乱、炭疽、麻风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