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气不足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脾证、气亏、濡脉、弱脉、数脉、细脉、虚脉、关濡、关虚、气虚、脾证、中脘气虚、肛门、会阴、疝气、脱肛、子宫脱垂、便溏、肠鸣、地图舌、乏力、腹胀、腹胀神疲、倦怠、懒言、脉沉弱、脉浮无力、脉缓迟细、脉缓弱、脉濡缓、脉细弱、面㿠白、面萎黄、纳差、尿细、尿长、疲乏、疲倦、气短、气短懒言、少腹坠胀、少气、舌淡白、神疲、食少、食少便溏、食欲不振、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苔白、体重下降、头晕、脘闷、脘胀、消瘦、小便困难、小腹坠胀、泄泻、隐痛、余沥不尽、肢倦。
治法
常见病久泄、久痢、崩漏、脱肛、子宫脱垂以及内脏下垂等,治疗宜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方选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升陷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举元煎《景岳全书》。
临床表现
临床以容易疲倦,四肢无力,眩晕,胸闷、气馁,语声低微,唇淡、面黄,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脉虚无力,可伴见纳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小便频或清长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久病虚损,或饮食劳倦所伤,中气亏虚所致。
疾病预后
中气不足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或久泄久痢,或劳累过度所致。常见于久泄、久痢、崩漏、脱肛、子宫脱垂以及内脏下垂等疾病中。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