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叶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疮痈、带下病、疥疮、痢疾、湿疹、疖肿、湿热、泄泻。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主湿热滞下,泄泻,痢疾,湿疹,疮疥,疖肿。
性味
苦;凉。
归经
肺经。
用法用量
外用:煎汤,6-15克,癣品30-60克;或绞汁。 外用:适量,煎水洗。
别名
樗木叶。
来源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臭椿 Ailanthusatissima (Mill.) Swingle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lanthusatissima (Mill.) Swingle[Toxicodendronaltissima Mil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臭椿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嫩枝赤褐色,被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90cm; 小叶13-25,揉搓后有臭味,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斜截形,全缘,仅在基部通常有1-2对粗锯齿,齿顶端背面有1腺体。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带绿;雄花有雄蕊10;子房为5心皮,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3-5c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能耐旱、耐碱,常栽培为行道树。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性状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为奇数羽状复叶,叶轴长,多折断,灰黄色,具小叶10余对,每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一侧圆,一侧斜,近基部边缘常有1-2对粗锯齿。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叶柄长4-6mm。有时可见短的顶枝,黄褐色。质脆,易破断。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叶含芸香甙(Rutin),阿福豆甙(Afzel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山柰酚(Kaempferol),树皮素(Quercetin)及氨基酸(Aminoacid)。
各家论述
《唐本草》:主治疮疥,风疽。水煮叶汁用之。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