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经风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风热、脾经证、浮数脉、滑数脉、脾胃热、风证、脾证、热证、胞睑红赤、胞睑硬肿、眵多、充血、发热恶寒、结膜充血、渴不欲饮、溃烂、流泪、目涩、目痛、目痒、皮肤发红、瘙痒、舌红、食欲不振、食欲减退、水疱、苔黄腻、羞明、灼痛。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发热,微恶风寒,唇肿赤痛、蜕皮,口腔溃疡,或便泻夹有泡沫,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秉质不耐,风热邪犯脾经所致。

疾病预后

是指风热之邪侵袭脾经,常见于风赤疮痍、结膜结石、眼睑湿疹、沙眼、口疮等疾病中。

备注

常见病: 1、风赤疮痍表现为胞睑皮肤红肿、痒痛、灼热、起水泡;或伴发热恶寒;舌苔薄黄,脉浮数。当除风清脾,用除风清脾饮加减。 2、结膜结石表现为睑结膜内有一个或多个黄白色小颗粒,状若碎米,或隐于结膜内,或突出于外,触之坚硬,周围轻度充血,或有球结膜充血。突出于外者摩擦眼球,自觉涩痛、流泪、畏光。当清泻脾经风热,用内疏黄连汤加减。 3、眼睑湿疹表现为眼胞睑红赤,灼痒肿痛,起疱,渗出粘液。当清脾热、除风邪,用除风清脾饮加减。 4、沙眼表现为睑内红赤,颗粒隐隐,沙涩作痒,羞明流泪,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用银翘散加减。 5、口疮表现为以口颊、上颚、齿龈、口角溃烂为主,甚则满口糜烂,周围焮红,疼痛拒食,烦躁不安,口臭涎多,便秘溲赤,或伴发热。舌红,舌苔薄黄,脉浮数。当疏风清热解毒,用凉膈散加减。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