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风内障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内障、夜盲、色素沉着、视力下降、视力障碍、视野障碍。
治法
治疗原则 滋养肝肾、补益气血,温补肾阳、通窍明目。 证治分类 (一)肾阳不足治法:温补肾阳。 (二)肝肾阴虚治法:滋养肝肾。 (三)脾气虚弱治法:补脾益气。
临床表现
临床以眼外观端好,入暮或暗处不能视物,伴有视野日渐缩窄,终致失明等为特征的内障眼病。
检查
1、眼部检查:可见视神经乳头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周边部视网膜有星状、骨细胞样或不规则形状色素沉着,渐向后部中央发展;整个眼底颜色污秽后期晶状体可变混浊。 2、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视野检查:早期见环状暗点,晚期视野进行性缩小,最终成管状。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病程早期显示斑驳状荧光,病变明显时,显现大片的透见荧光,色素沉着处为遮蔽荧光,晚期因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而表现为大面积的弱荧光并见脉络膜血管。 (3)视觉电生理检查:EOG峰谷比明显降低或熄灭,这是早期最灵敏的指标。ERGb波消失是本病的典型改变。 (4)暗适应检查:暗适应能力差。
None
高风雀目
病因
因先天不足,脉络细涩,或肝肾亏损,精血不足,血流滞涩,神光衰微所致。
疾病预后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温煦失职,生化不力,气虚血少,不荣于目,且阳衰不能抗阴,神光衰微,故夜盲而昼明,视野日窄。阳虚阴盛者血凝脉涩,瘀阻不通,致目窍萎闭而失明。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肢体,故形寒肢冷。腰为肾之府,命门火衰,下元衰惫,则腰膝酸软。舌淡脉沉为阳虚阴盛之象。肝肾阴虚,精亏血少,不濡目窍,目络枯涩,玄府渐闭,则眼罹本症。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皆由肝肾阴亏,虚火上扰清窍及心神不宁所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失职,脏腑精气不足,清阳不升,目失濡养,且气虚血滞,脉道不利,眼络枯涩,遂致眼部诸症。脾虚气血生化不足,不荣头面则面白,无以养神故神疲。脾胃失于健运则食少、苔白。精气不足以充养四肢肌肉,故乏力。脉弱乃气虚血少所致。
备注
其他疗法针灸疗法: 1、体针常用穴:睛明、球后、太阳、风池、养老、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光明、三阴交等。每次局部取1-2穴,远端配用2穴,每日针1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久病阳虚者,远端穴位可施灸法,或针灸并用。 2、穴位注射可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灵芝注射液或西药维生素D1、维生素B1 2等取双侧肝俞、肾俞穴交替注射,每穴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