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花
小结
本品可食用,可用于:疖、口疮、胃胀、消渴、痈、衄血、暑热、月经不调、烦渴、吐血、脘闷。
功能主治
清暑,和胃,活血止血,解毒。主治暑热烦渴,胃脘胀闷。吐血,衄血,口疮,痈疖,月经不调。
性味
苦、温,凉。
归经
入肝,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克。
注意
《纲目拾遗》:"刘克中云,香烈大耗真气,虚人忌服之。"
别名
白残花,刺花,柴米米花。
原形态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
化学成分
含黄芪苷及挥发油。
药理作用
1.利胆作用。 2.抑菌作用。 3.解毒作用。
含量测定
蔷薇花的挥发油含2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2,5,5-三甲基庚二烯,中儿酸甲酯等。
复方
(1)蔷薇花10克,煎汤饮服,每日1-2次。功能清热消暑。适用于暑天感冒发热、口渴呕吐、不思饮食。 (2)蔷薇花3克,玳玳花3克,陈皮3克,煎汤饮服。功能和胃止痛。适用于胸闷纳呆、食欲不佳。 (3)啬薇花5克,薄荷3克,煎汤碁口。熏咽或饮服。功能清热利咽。适用于急性咽炎、慢性咽炎、失音。 (4)蔷薇根100克,煎浓汁,频频含漱。功能清热疔疮。适用于口舌生疮、日久不愈。
各家论述
蔷薇的花、枝、根、果实都可供药用,蔷薇花为芳香理气药,用于治疗胃痛、肝痛;蔷薇根为清热活血、祛风利湿药,用于治疗关节炎、跌打损伤、吐血、鲤血,便血、月经不调;果实名为营实,为利尿通经药,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经期腹痛。
临床应用
[食疗方选]: (1)蔷薇花饮 [原料]野蔷薇花,茶各适量。 [制法]野蔷薇花拌茶服。此饮治疟疾。 (2)蔷薇花汤 [原料]蔷薇花4.5-9克。 [制法]煎服。此汤清暑、和胃,治暑热,胸闷,吐血,呕吐不思饮食。 (3)蔷薇露 [原料]蔷薇花适量。 [制法]蔷薇花蒸后取汁,温开水冲服。此露清热解毒,用于口疮。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