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热毒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热毒、阴虚、舌裂纹、弦细数脉、虚热、鼻出血、发颐、瘰疬、鼻干、鼻衄、便干、眵多、大便干结、低热、地图舌、喉痛、口干、目赤、目干、尿赤、尿黄、舌红、舌红绛、身热、苔糙、苔干、苔黄燥、苔少、牙龈肿痛、咽干、咽喉干痛。

治法

治实热阳毒者,宜清热解毒,滋阴降火,治虚热阴毒者,温补托里,扶正祛邪。 1、针刺治疗:取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阳陵泉、百会、神阙。用此法,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2、推拿治疗:足底部轻轻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胸痛、咳嗽,痰中带血,或胃脘灼痛,或肛周肿痛、溃脓,甚则咯血或呕血、便血不止,羸瘦脱形,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或虚数无力,伴见低热或壮热不退,颧赤,面色潮红,烦躁,口渴,盗汗等为特征的证候。

None

阴虚火毒证

病因

因秉质阴虚,热毒久结,或化火灼损阴血所致。

疾病预后

阴虚热毒证是一种表现为发热,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皮肤有红斑、烦躁或昏迷、大便干结、尿少、咽喉肿痛、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的病症。

备注

1、基本方药:龙胆草20克,地骨皮、白薇各15克,白茅根、蛇舌萆、山豆根、鱼腥草、败酱草、龙葵各30克,冬凌草、虎杖、青黛各15克,大青叶20克。 2、随证加减:上焦肺热者,加黄苓12克;中焦热者,加黄连12克;下焦热者,加黄柏10克;三焦热者,加山栀子10克;肝胆炽热者,加龙胆草、龙葵、半边莲各30克;胃肠腑热者,加大黄15克,苡仁30克;小便赤者,加通草、滑石、竹叶各10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