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粳米汤证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脾胃阳虚、胃寒、虚寒、肠鸣、腹鸣、腹痛、呕吐、胸胁满闷。
治法
温肠暖胃,降逆止呕。
临床表现
1、特征症状:腹中切痛而水声辘辘(雷鸣),恶心呕吐而纳差,乏力,懒言。 2、主要症状(少阴病+水饮证): (1)少阴病:素来怕冷,以胸背部尤甚,常常自觉困倦感; (2)水饮证:小便不利,或者胸胁胀满、短气或腹满或心下痞满,或心悸或者心下悸动或者脐下悸动。 3、可伴随症状:下利而烦渴,或者便秘。 4、舌苔脉象:舌质淡,或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沉紧或者微细无力。
病因
病在胃肠,寒气客之,水走肠间,气过水声则肠道雷鸣,寒凝痉挛则切痛,切痛者剧痛也;气逆上攻胸胁则胁肋胀满,饮邪上泛,胃失和降则呕吐清水,此寒饮蓄滞胃肠所致也,
备注
(1)附子粳米汤配毕拨10克,良姜12克,蜀椒12克,治疗胃寒痉挛。 (2)附子粳米汤配党参30克,白术15克,黄芪18克,升麻8克,白芨15克,治疗胃黏膜脱垂症。 (3)附子粳米汤加党参30克,白术15克,赤石脂30克,诃子·肉18克,猪苓15克,治疗虚寒濡泻,肢冷疲惫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