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528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癫狂、惊痫、心悸、疮毒、肝经风热。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解毒,平肝。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

性味

辛;苦;平。

归经

心;肝;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 外用:研末撒。

注意

阳虚气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别名

金薄、金页。

来源

药材基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ative Gold

原形态

等轴晶系。晶体呈八面体,但很少见,常见的为颗粒状或树枝状的集合体。颜色金黄。条痕为光亮的金黄色。具极强的金属光泽。不透明。锯齿状断口。硬度2.5-3.比重15.6-18.3(纯金为19.3)。富延展性。有高度的传热及导电性。不溶于酸,能溶于王水。在空气中极稳定。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自然金分脉金(山金)和砂金两种。脉金产于石英脉中及硫化物矿脉等热液脉中。沙金系古河床及现代河床涧谷中沙砾堆积夹杂的金沙,为脉金从其母岩中分离后冲淤聚集者。 资源分布:我国多数地区有产,其中原生矿床以山东等地着称,砂金矿以金沙江、黑龙江和湖南沅水流域分布最多。

性状

1.性状鉴别: 本品通常呈正方形薄片状,夹于面积相同的薄纸层中。淡金黄色。表面平坦,但具微细皱纹。不透明。具强金属光泽。质薄,易漂浮,并易皱折而破裂。气、味皆无。以完整、色亮黄、质菲薄、易漂浮者为佳。 2.商品规格商品通常切成正方形,按其面积大小不同,分为6种规格:第1种为93.3平方mm;第2种为83.3平方mm;第3种为55平方mm;第4种为44.5平方mm;第5种为34平方mm;第6种为27.5平方mm。

化学成分

主要为自然金(Au),常含有少量银(Ag)、铜(Cu)等其他金属元素。

鉴别

(1)取本品少许,加王水,振摇,溶解后,溶液呈鲜黄色透明液体。(检查金)若有白色沉淀,表明本品含有银。 (2)取本品少量,加王水,溶解后,溶液加热浓缩成稠厚液,再用水冲淡,加热,加氯化亚锡试液,溶液变为紫色,并有紫色沉淀。(检查金)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太清法》云,金性本刚,服之伤肌损骨。惟作箔入药,可为镇心安神之用。如或止因心气虚以致神魂不安,并无惊邪外入者,当以补心安神为急,而非金箔所能定矣。 2.《本经逢原》:可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然须为箔,庶无重坠伤中之患。紫雪方用赤金叶子煎水,取制肝降痰逆也。若成块锭金及首饰之类,非特无味,且有油腻,良非所宜。 3.《会约医镜》:金箔,能镇心辟邪。治癫狂惊悸,安魂魄,定风痫,坠痰涎,降邪火。凡邪盛于上,宜清宜降者,皆所当用。若阳虚气陷,滑泄清寒者,俱当避之。生金有毒,即箔亦不可多服。 4.《药性论》:主小儿惊伤,五藏风痫,失志,镇心,安魂魄。 5.《海药本草》:主癫痫风热,上气咳嗽,伤寒肺损吐血,骨蒸劳极作渴。主利五藏邪气,补心,并入薄于丸、散服。 6.《本草蒙筌》:除邪杀毒,却热驱烦,安魂魄,养精神,坚骨髓,和血脉,禁癫狂疾走,止惊悸风痫,幼科药作锭丸,必资此以为衣饰。 7.《本草经疏》:磨细屑,挑开疔疮头上,没入,能拔疔根。 8.《本草再新》:舒肝气,定心智,安魂魄,滋肾水,行经络,利关节,破积消疽,治小儿惊痫、痘疮诸毒。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