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粥
小结
本方为食疗方,适用于:慢性胃炎、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征、发斑、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口干、口燥咽干、目眩、热毒伤阴、热入营血、头晕、头晕目眩、心烦、咽干、阴虚内热、周身不适、发热不解、烦闷、舌红、苔少、吐衄、五心烦热。
配方
生地黄30克,生姜2片,粳米100克。
功能主治
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制法
1.生地黄适量,洗净切段,绞汁备用。 2.粳米洗净,放入锅内。 3.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数分钟后加入生地黄汁与生姜片。 4.改用文火继续煮成稀粥即成。 5.每日早、晚温热服用。
注意
本膳滋润性凉,适用于热伤阴分证。热病初起或湿温病不宜使用,以免恋邪碍湿。
各家论述
百合鸡子黄汤《金匮要略》鲜百合50克,鸡子2枚。百合洗净,用水煎煮,去渣取汁,煮沸,将蛋黄搅汁调入即成,温服。此方功用基本同上方,但生地黄粥清热之力较强,且有凉血止血的作用;百合鸡子黄汤滋阴润肺作用明显,兼有清心安神的功效,所以生地黄粥主要用于温病热入营血的治疗,百合鸡子黄汤主要用于热病后期阴血损伤、余热扰心的治疗。
临床应用
热伤阴虚证。适用于周身烦闷不适、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的患者,也适用于热入营血引起的高热心烦、吐衄发斑或热病后期出现低热不退等症。还可用于慢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属于阴虚内热证者。
备注
本方所治之证由邪入营血或热伤阴液引起,治宜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方中生地黄味甘略苦,性质寒凉,富含汁液。味苦性寒故能清热凉血;甘寒养阴,又能养阴生津。所以其主要功效是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凉血止血。临床主要适用于血热妄行发斑、吐衄、崩漏及热病伤阴低热、心烦、口渴等症。但生地黄性寒滋腻,极易伤阳碍胃,故粥中又加入温中和胃的生姜和健脾益气的粳米,以顾护胃气,使全方寒而不凝,滋而不滞,可谓画龙点睛之笔。全方共奏清热养阴、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热伤阴虚证。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