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呕吐、肠胃痉挛、胆囊炎、肝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胰腺炎。
呕吐(Vomiting)是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引起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古人称“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呕吐”。其发病多与饮食失调有关。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肝炎、胰腺炎、胆囊炎等出现以呕吐为主症时,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术。
1.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2.手法:一指禅推法、摩法、点法、按法、揉法。 3.取穴与部位:中脘、天枢、神阙、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膈俞、腹部、背部膀胱经。 4.操作: (1)腹部及下肢部操作 患者仰卧位,医者站其体侧,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自上而下往返施术,重点在中脘穴,时间约5分钟;然后在上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摩腹,时间约3分钟;最后点按中脘、天枢、神阙穴、内关、足三里穴,每穴1分钟。 (2)背部操作 患者俯卧,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施术3~5遍;然后用拇指按揉脾俞、胃俞、膈俞穴,每穴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来源
呕吐多因外邪侵袭、内伤饮食、情志不调、禀赋不足所引起,其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呕吐可分为虚、实两类。虚证为脾胃亏虚,运化失常,胃失和降;实证多因外邪、食滞、痰饮等邪气犯胃,胃气升降失调,气逆作呕。其主要病机分述如下: 1.外邪犯胃 由于感受风寒暑湿火热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使胃失和降,水谷随气逆而上,即发生呕吐。一般情况下,猝然而呕吐者,多为邪客胃腑,在长夏多为暑湿之邪所干,在秋冬多为风寒所犯。然而,在外邪所致呕吐中,又以寒邪致病最为常见,这是因为寒邪最容易损耗中阳,使邪气凝聚胸膈,动扰胃腑而致。 2.饮食内伤 由于饮食不节,或因过食生冷油腻不洁食物,停滞不化,伤及胃腑,致胃气上逆而致呕吐;或因脾胃运化失常,导致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导致胃气上逆而发呕吐。 3.肝胃不和 情志不舒,肝气横逆犯胃,以致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而作呕吐;或忧思伤脾,脾失健运,食难运化,胃失和降而发呕吐。 4.脾胃虚弱 脾胃虚寒,中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造成运化与和降失常,而致呕吐。或因病后胃阴不足,失其润降,亦可引起呕吐。
临床应用
1.对呕吐不止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反复呕吐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者,应及时给予静脉补液。 2.腹部推拿时手法应轻柔,以免引起腹压升高导致呕吐。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