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荆根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风湿痹痛、感冒、疟疾、头痛、牙痛。
功能主治
祛风解表,除湿止痛。主感冒头痛,牙痛,疟疾,风湿痹痛。
性味
味某;微苦;性温。
归经
肺;肝;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克。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株高1-5m。多分枝,具香味。小枝四棱形,绿色,被粗毛,老枝褐色,圆形。掌状复叶,对生;小叶5,稀为3,中间1枚最大;叶片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通常被柔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20cm; 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果实球形,黑色。花、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向阳的山坡路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各家论述
1.《本草纲目》:牡荆,苦能降,辛温能散,降则化痰,散则祛风,故风痰之病宜之。其解肌发汗之功,世无知者。按《王氏奇方》云,一人病风数年,予以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日服,遂愈。盖得此意也。 2.《名医别录》:水煮服,主心风,头风,肢体诸风,解肌发汗。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