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部病证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2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麻木、活动不利、疼痛、小腿沉重、运动障碍、膝部病证。

血海足三里阳陵泉犊鼻

材料获取与鉴别


消瘀通络。主治膝部及小腿部的沉重,疼痛,麻木,活动受限,运动障碍等。

血海、足三里针用补法,阳陵泉、犊鼻针用平补平泻,阿是穴可用围刺法、火针法、阻力针法,留针30分钟。或针灸并用。

各家论述

暴受外力,跌仆损伤,或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慢性劳损使脉络瘀阻,气血凝滞,膝部及小腿部的筋脉失养,从而产生沉重、疼痛、麻木、活动受限、运动障碍等症。本方取膝关节局部的犊鼻作为主穴,意在疏通膝关节局部气血而通经活络止痛,属于局部选穴法。以血海、梁丘、足三里为辅穴,一是此三穴都位于膝关节临近,属于临近选穴法。二是血海属于脾经,为理血要穴,取其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梁丘属于胃经,为胃经的郄穴,是止痛的要穴;足三里属于胃经功擅行气活血,散寒渗湿。此三穴的配伍属于表里经配穴法。足阳明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犊鼻配足三里既是本经配穴法,又发挥行气和血的作用。主辅相配,共奏行气和血、消瘀通络的治疗作用。

临床应用

1.膝关节腓侧副韧带损伤、胫侧副韧带损伤胫侧副韧带损伤加曲泉、阴谷、内膝眼。腓侧副韧带损伤加膝阳关,用齐刺法或扬刺法均可宣散局部气血,通经止痛。 2.腓总神经损伤加陵后、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穴处有腓总神经通过。

备注

1.鹤顶、膝眼、梁丘、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针用平补平泻。 2.耳针:相应区压痛点、交感、神门,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