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样皮肤综合症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败血症、鼻炎、坏疽、口炎、鲜红、厌食、触痛、大疱、发热、腹泻、红斑、结痂、溃烂、流黄水、脓肿、呕吐、皮皱、破裂、渗液、水肿、脱皮、脱屑。

治法

1.注意婴儿的清洁卫生,尿布应清洁,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或家属均不能与新生儿接触。 2.加强护理、注意保暖。注意口腔和眼部护理。 3.早期应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以清除存在体内的金葡菌感染灶,终止细菌毒素产生。并作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适宜抗生素。 4.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加强支持疗法,如输血等。 5.关于激素的应用意见不一,禁止单独使用激素。因激素可导致免疫抑制,单独使用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但也有人主张在早期应用抗生素同时可合并用激素,以减轻细菌的毒素作用。 6.局部应使用无刺激性的杀菌剂,如0.5%-1%新霉素乳剂外用。大疱包膜最好移除,然后用1∶10000-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1∶2000黄连素液湿敷。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于出生后1-5周的婴儿,偶发于成年人。发病突然,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到躯干和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皮损处有明显的触痛。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1-2天内在口周和眼睑四周出现渗出结痂,可有大片痂皮脱落,在口周留有放射状皲裂。其他部位的表皮浅层起皱,稍用力摩擦,即有大片表皮剥脱,露出鲜红水肿糜烂面,即尼氏征阳性,类似烫伤。在糜烂处的边缘表皮松弛卷曲,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或袜套样剥脱,以后剥脱处由鲜红色逐渐变为紫红色,暗红色,不再剥脱,出现糠状脱屑,经过7-14天痊愈。口腔、鼻腔黏膜、眼结膜均可受累,出现口炎、鼻炎和角膜溃疡等。病人常伴有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有的因继发支气管肺炎、败血症、脓肿或坏疽等而死亡,多发于婴幼儿,经过急剧,死亡率较高。

病因

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简称 SSSS),曾称新生儿剥脱样皮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松解症、细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本病是发生在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的急性泛发性剥脱型脓疱病,是在全身泛发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烫伤样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大多数发生于婴儿,偶见于成人。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