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4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慢性、便秘、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下坠、嗳气、腹胀、口苦、慢性面容、食欲减退、矢气、下腹痛。

治法

1.原发病的治疗对已查出的原发病,明确诊断后,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疗。 2.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3.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药通过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及容积起到导泻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 (2)渗透性缓泻药在肠道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刺激肠道蠕动,使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 (3)刺激性泻药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刺激肠道分泌,动物实验显示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应避免长期使用。 (4)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作用于肠道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对慢传输型有较好的结果。 4.外科治疗真正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便秘患者较少,主要是结肠、直肠、肛管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便秘。

临床表现

慢性便秘多无明显症状,但神经过敏者可主诉食欲减退、口苦、腹胀、嗳气、发作性下腹痛、排气多等胃肠症状,症状的发生可能与肠蠕动功能失调有关,也可与精神因素有关由于粪便干硬,或呈羊粪状,患者可有下腹部痉挛性疼痛、下坠感等不适感觉。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大部分慢性便秘为功能性疾病,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临床将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分为慢传输型、排便障碍型、混合型和正常传输型。慢传出型便秘表现为结肠传输时间延长,主要症状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排便费力;排便障碍型便秘表现为排便过程中腹肌、直肠、肛门括约肌和盆底肌肉不能有效地协调运动,直肠推进力不足从而导致直肠排空障碍,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排便时肛门直肠堵塞、排便费时需要手法辅助排便等。混合型便秘存在结肠传输延缓和肛门直肠排便障碍的证据。正常传输型多见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与精神心理异常有关。

检查

1.粪便检查应观察便秘者排出粪便的形态及有无黏液或血液黏附。直肠性便秘为大块质硬的粪便,由于常伴直肠炎症及肛门损伤,粪便常有黏液及少量血液黏附。中老年患者经常出现少量血液时,应特别注意大肠癌。结肠痉挛性便秘者,粪便坚硬呈块粒状如羊粪。肠易激综合征者常排出多量的黏液,但黏液中极少有红细胞、白细胞。 2.影像学检查 (1)直肠指检应仔细观察有无外痔、肛裂及肛瘘等病变,触诊时需注意有无内痔,肛门括约肌有无痉挛、直肠壁是否光滑,有无溃疡或新生物等。 (2) X线钡剂灌肠检查及腹部平片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结肠、直肠肿瘤、结肠狭窄或痉挛、巨结肠等病变的诊断有较大帮助,对结肠的运动功能(蠕动)也可有较全面的了解。X线腹部平片如发现多个阶梯状液平,则对肠梗阻的诊断有重要帮助。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对引起便秘的各种结肠病变,如结肠、直肠癌,肠腔内息肉等器质性肠腔狭窄等病变的诊断有极大的帮助,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可获得确诊。 3.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的检查包括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排粪造影等。这些检查对肛门直肠功能的评估、便秘分型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是必要的。

病因

慢性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费力、排出困难或有排便不尽感,病程至少6个月。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