绦虫病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恶心、乏力、腹痛、腹泻、腹胀、腹胀腹痛、肛痒、倦怠、面苍白、面萎黄、呕吐、上腹隐痛、食不生肌、食欲不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瘦。
治法
1.槟榔、南瓜子合用槟榔对猪肉绦虫有较强的麻痹作用,能使全虫麻痹瘫痪。对牛肉绦虫则仅使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故疗效欠佳。南瓜子能麻痹牛肉绦虫的孕卵节片,单独应用疗效亦不佳,与槟榔合用治疗牛肉绦虫治愈率较高,治疗绦虫病时都采用两药合用。 2.灭绦灵(氯硝柳胺)氯硝柳胺原为杀灭钉螺的药物,但对猪肉及牛肉绦虫均有良好疗效。临床上也用以治疗绦虫病,抗虫效果较槟榔南瓜子为优。本药可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反应而杀死其头节和颈节,死亡的虫体随粪便排出。剂量为空腹先服1克,隔1小时再服1克,服药时将药片充分嚼碎吞下,而饮水量应少,使药物在十二指肠上部即达较高浓度。二小时后服泻药。小儿剂量减半。本品副作用少,但因对虫卵无作用,当虫体在肠内被消化而释出虫卵时,虫卵可逆流入胃及十二指肠,猪肉绦虫则可因此引起囊虫病,故主张治疗猪肉绦虫病时,应先服止吐药以防呕吐,并服泻药使死亡节片在未被消化前即迅速排出,此药应连服2天。 3.吡喹酮为新型广谱抗蠕虫药,除有抗血吸虫作用,也是一个高效抗绦虫药,吡喹酮杀绦虫的原理尚未阐明,可能有促进 Ca进入虫体,从而引起虫体肌挛缩,产生痉挛性麻痹。 4.甲苯咪唑一天二次,连服三天,驱绦虫率约为80%。 5.丙硫咪唑对绦虫也有较好疗效,连服6天。 不论应用何种驱虫剂,应注意下列几点: (1)驱虫后均应留取24小时全部粪便,淘洗检查头节以确定疗效。查得头节表明治疗成功,未查得头节,并不表示驱虫失败,因头节不一定在治疗的当天排出,也可能驱虫药物使虫节破坏或变形而难于辨认。 (2)治疗猪肉绦虫病时,应先服止吐药,以免虫卵反流入胃,进入小肠,孵化成为六钩蚴,进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分布全身,发育为囊虫,形成皮下和肌肉囊虫病,脑囊虫病,眼囊虫病等。 (3)治疗后观察3个月,对又排节片或虫卵者则应复治。不吃未熟的猪肉与牛肉,应彻底治疗绦虫患者,搞好粪便管理,加强猪、牛管理。防止牲畜受绦虫感染。
临床表现
临床以腹痛、腹泻,或泻出白色虫节片,善食而瘦,粪便检查有绦虫节片或虫卵等为特征,多见于小儿的寄生虫病。
检查
绦虫病初期,成虫居于肠中,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常在内裤、被褥或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或伴肛门瘙痒。故在上述症状的基础上常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None
小儿绦虫病、寸白虫病
病因
因吞食含有绦虫幼虫而未煮透的猪、牛、鱼肉,绦虫寄生于小肠,耗吸营养,阻滞脾气所致。
疾病预后
肠绦虫病系由寄生在肠道内幼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我国所见主要是牛肉绦虫病与猪肉绦虫病。牛肉绦虫病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囊虫的牛肉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中受胆汁的作用,虫头伸出,吸附在肠黏膜上而成为人的终宿主。猪肉绦虫病是由于生食或半生食含有猪囊虫的猪肉而患病,人为其终宿主,并且还可由于吞食其虫卵成为其中间宿主而患囊虫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