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饮伏肺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肺证、伏寒、伏饮、沉弦脉、肺系寒、肺系湿、弦紧脉、弦细脉、肺证、寒证、背冷、背痛、不能卧、喘息、低热、浮肿、咳嗽、咳痰、脉弦细、面浮、面肿、目泣自出、泡沫痰、气喘、热饮、舌淡白、苔白滑、苔滑腻、痰白、痰多、痰稀、吐痰爽利、微热、畏寒、涎沫、哮鸣、小便不利、形寒、胸膈满闷、腰痛、震颤、肢冷、足肿。
治法
发散风寒或温化寒饮。
临床表现
临床以久咳、气促,动则尤甚,胸胁闷胀,面色苍白或黯淡,甚或喘哮、痰鸣,不得平卧,咳唾引痛,舌质淡胖,舌苔白腻或滑,脉沉弦或滑,可伴见背寒或痛,面浮、肢肿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久病宿疾,致使阴寒凝聚,寒饮内伏于肺,或停积胸膈,阻碍气机升降所致。
疾病预后
受寒饮冷,久咳致喘,迁延反复伤肺,肺气不能布津,阳虚不运,饮邪留伏。
备注
寒饮伏肺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素有咳嗽,内有伏饮,复感寒邪,引动水饮上逆而致肺气宣降失常所表现的证候。本证见于支饮。 相当于西医某些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