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遏卫气湿温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湿遏卫气、湿温、不渴、恶寒、汗少、脉濡缓、面黄、身热不扬、身重、苔白腻、头重痛、脘痞、午后发热、胸闷、肢倦。
治法
芳香化湿,宣通气机。
临床表现
恶寒身热不扬,午后热盛,少汗,头痛如裹,身重肢倦,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
处方成分
藿朴夏苓汤《医原》藿香二钱,姜半夏钱半,赤苓三钱,杏仁三钱,生薏仁四钱,蔻仁六分,猪苓钱半,泽泻钱半,淡豆豉三钱,厚朴一钱。 三仁汤《温病条辨》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病因
证为湿温初起内外合邪,卫气同病,湿重热轻之候。其既有湿郁卫分之表证,又有湿郁气分、遏阻脾胃气机之里证。湿遏卫阳,腠理开合失常,故恶寒少汗,湿邪在表,卫气不得宣泄而发热,因热处湿中,热为湿遏,故身热不扬,湿热交蒸于午后,则午后热甚;湿性重浊,蒙蔽清阳,故头重如裹,客于肌腠则身重肢倦;湿阻中焦,气机升降不畅,故胸闷脘痞;面色淡黄、口不渴、苔白腻、脉濡缓均为湿邪偏盛的征象。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