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上皮神经损伤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掣痛、刺痛、麻木、酸痛、臀痛、压痛、腰痛、胀痛、活动不利、屈伸不利、无力、行步困难、腰腿酸、臀上皮神经损伤、结节。
臀上皮神经损伤(Gluteal Epithelial Nerve Injury)又称臀上皮神经炎,是指臀上皮神经在腰臀部的腰背筋膜和臀筋膜交汇处受到挤压、牵拉而引起无菌性炎症,引起以腰臀部疼痛,大腿后侧膝以上部位可有牵扯痛,但痛不过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是临床常见的“臀腿痛”发病原因之一。本病属中医“筋伤”“筋出槽”的范畴。
1.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2.手法 㨰法、按法、揉法、一指禅推法、弹拨法、擦法。 3.取穴及部位 阿是穴、肾俞、白环俞、环跳、秩边、承扶、委中、腰臀部、大腿后外侧部。 4.操作 (1)㨰揉腰臀部及大腿后外侧 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其患侧,用㨰法、按揉法在患侧腰臀部及大腿后外侧往返施术,用力宜深沉和缓,时间约5分钟,以放松局部及相关的筋肌组织,促进炎性水肿的吸收,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 (2)推揉穴位 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按揉法在阿是穴、肾俞、白环俞、环跳、秩边、承扶、委中施术,尤以阿是穴、白环俞、秩边为施术重点,时间约5分钟,达到舒筋活血、通络止痛的目的。 (3)拨揉条索状肌筋 医者用弹拨法在髂嵴中点直下3~4cm皮下条索状肌筋处施术,手法由轻渐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可与揉法交替操作,时间约2分钟,以松解粘连,消散挛缩筋结,达到解痉止痛的目的。 (4)擦腰臀部 医者沿神经血管束走行方向施擦法,以透热为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祛瘀散结、活血止痛的目的。
来源
由于腰背筋膜与臀筋膜的纤维方向不一致,臀上皮神经分布其中,若弯腰动作过猛或过久,突然的腰骶部扭转、屈伸牵拉损伤,局部受到直接暴力的撞击,都会引起筋膜撕裂损伤。其病理表现为局部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增多,刺激臀上皮神经而出现分布区域疼痛。损伤不愈或反复损伤则出现局部组织粘连、变性、机化、肥厚或瘢痕挛缩,压迫周围血管、神经,使疼痛缠绵不愈。中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肌筋直接遭受撞击,或长时间被牵拉卡压损伤,肌挛筋拘,筋离其位,损伤脉络,气机受阻,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
鉴别
1.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无论是神经根性疼痛还是神经干性疼痛,疼痛症状均沿下肢后侧到达足底,甚至达㨰趾,压痛部位较深,压痛点常位于棘突旁、臀部,或神经干走行区等部位。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好发于L4~L5、L5~S1椎间盘,其放射性痛、麻以小腿、足、趾部位明显。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MRI检查可确诊。
各家论述
1.病史 有腰骶部闪挫或扭伤史,部分患者外伤史不明显或仅臀部受凉后发病。 2.症状 (1)一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酸痛或撕裂样疼痛,急性发作者疼痛剧烈,且有患侧大腿后部牵拉样痛,但多不过膝。 (2)行走不便,弯腰受限,坐或起立困难,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严重者下坐或起立需他人搀扶,或自己扶持物体方能行走。 (3)若为慢性损伤者则表现为腰腿酸困不适、软弱无力、发胀钝痛等,可有臀上皮神经分布区域感觉麻木、迟钝等。 3.体征 (1)活动受限 腰功能在后伸位或侧弯位略有受限。 (2)压痛 髂嵴最高点内侧2~3cm处有明显压痛。 (3)筋结 在髂嵴中点直下,2~3cm处皮下,可触及隆起的、可滑动的条索状筋结物,推则动,按则痛,按压时可有胀麻及放射痛。 (4)特殊检查 患侧下肢直腿抬高可受限,但无神经根性症状。 4.辅助检查 X线排除腰骶部骨性病变。
临床应用
1.本病以臀上皮神经支配区域的臀部、大腿后外侧痛、麻明显,其痛、麻症状不过膝为诊断要点,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 2.推拿治疗本病以舒筋活络止痛、松解粘连、促进炎性水肿吸收为主,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3.因臀上皮神经位置表浅,急性期推拿应注意避免重刺激,以免加重症状。 4.可配合局部封闭治疗。
备注
臀上皮神经臀上皮神经由L1~L3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组合而成,经骶棘肌外缘穿出腰背筋膜,穿出后的各支行于腰背筋膜的表面,向外下方形成臀上皮神经血管束,越过髂嵴进入臀上部分叶状结缔组织中,至臀大肌肌腹缘处,支配相应部位的臀筋膜和皮肤组织的感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