疔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洪数脉、便干、恶寒发热、烦渴、烦躁、肌肉麻木、口渴、溃脓、麻木、脉洪数、尿赤、瘙痒、舌红绛、神昏、苔糙、苔干、谵语、肿痛、壮热。
治法
局部治疗早期用热敷或超短波治疗,外敷鱼石脂软膏(并不是唯一可使用药物,视患者病情情况而定)等。除面部外,也可用2%的碘酒外涂,若有波动时,应行手术切排。中医治疗内服中药: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马齿苋各15克煎水服用。外敷可用新鲜马齿苋60克,或用败酱草60克或用蒲公英60克加食盐少许捣烂后外敷患处,每日换2-4次。
临床表现
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出现畏寒、发热。病理疔是致病细菌侵入毛囊或汗腺所引起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又称为"暑疔"。多位于颈项部、头面部、背部、臀部、腋下、会阴部及腿部。
病因
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呈小结节,并可逐渐增大,呈锥形隆起。继而中央变软,出现白色小脓栓。颜面部疔疮是指发生在颜面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相当于颜面部疖、痈。其特征是疮形如粟,坚硬根深,状如钉丁之状。该病病情变化迅速,易成走黄危证。颜面部疔疮由于发生部位不同,名称各异。如生在眉心的,叫眉心疔;生在眼胞的,叫眼胞疔;生在鼻部的,叫鼻疔;生在迎香穴的叫迎香疔;生在人中的,叫人中疔;生在人中两旁的,叫虎须疔;生在口角的,叫锁口疔;生在唇部的,叫唇疔;生在颏部的,叫承浆疔;生在地角穴的,叫地角疔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