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喑推拿法
小结
本推拿疗法一般适用于:声音嘶哑、喉喑、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麻痹、声带息肉、声带小结。
喉喑(Hoarseness)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本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教师、歌唱演员等职业用声者尤为多见。现代医学的急性喉炎、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肌无力、声带麻痹等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施术。
1.治法:宣肺开音。 2.手法:拿法、按法、揉法、缠法。 3.取穴与部位:风池、哑门、水突、人迎、扶突、咽喉局部。 4.操作: (1)枕后部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者站其侧后方,用拿法或按揉法于风池、哑门施术,每穴1~2分钟。 (2)喉周部操作 患者仰卧,医者坐其头侧,用缠法或按揉法于水突、人迎、扶突施术,以咽喉局部有温热感为度。
来源
喉喑,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喉喑,发病急,猝然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慢性喉喑,病程长,声音嘶哑,音质暗淡,发声易倦,不耐久言。 1.急性喉喑 多为外感所致,风寒外袭,内束于肺,或风热外袭,壅遏肺气,气机不利,寒热之邪结于喉窍,阻滞脉络,以致声户开合失利。 2.慢性喉喑 常由内伤所致,多言久歌,耗气伤津,气耗则声门鼓动乏力,津伤则声户滋润无源。久喑不愈,以致脾肺气虚,则声户失养,关闭不全;耗伤肾气,声户无以温养,则痿弱松弛,不能关闭。甚者咽喉脉络受损,可致气血瘀滞,声户肿胀不消,或形成小节、息肉,妨碍发音而为喑。
临床应用
1.在喉周穴位操作时手法刺激不宜过重。 2.于人迎、扶突等靠近动脉的穴位操作时应避免直接刺激颈动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