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肿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W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颅骨、肿瘤、有恙。

治法

对于原发肿瘤通常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继发肿瘤,通常需要根据原发肿瘤类型,以及全身情况决定治疗策略。 1.颅骨骨瘤 直径在2cm以上的肿瘤,且伴有相应症状者,肿瘤向内生长,出现颅内压迫症状者,可手术切除。较大的累及颅骨全层的骨瘤,在骨瘤四周正常颅骨上钻孔,围绕骨瘤咬除颅骨1周,或用铣刀或用线锯锯开,切除骨瘤,并行颅骨成形术。 2.颅骨海绵状血管瘤 切除时,术中出血可能较多,应做好输血准备。肿瘤切除后遗有颅骨缺损,应行一期颅骨成形术。 3.颅骨纤维结构不良 多数不需手术治疗。有脑受压症状者,侵入眶骨而致眼球突出并影响视力,颅面部病变有明显畸形影响外观,应行手术治疗。颅盖病变,可将突出骨质凿除修平,恢复局部外形,亦可切除病变颅盖,再行一期颅骨成形术。眶部病变致眼球突出且影响视力者,一般采用经硬脑膜内外联合方法,切除或磨除眶顶和蝶骨嵴的病变骨质,并用微型钻磨除视神经管上壁与两侧壁,解除对眼球和视神经的压迫。 4.颅盖上皮样囊肿 确诊后应予切除。若肿瘤较完整而未破损者,可连同颅骨一并切除,减少术后复发率,若囊壁与硬脑膜粘连紧密,可将粘连处硬脑膜连同肿瘤囊壁一并切除,硬脑膜缺损应予修复,颅骨缺损大者,亦可行颅骨成形术,术前已有感染或窦道形成者,不作修补,待手术切口愈合1年后,再行颅骨成形术。 5.颅骨巨细胞瘤 一般多见于颅底,累及蝶骨、岩骨、筛骨,累及颞骨、额骨、枕骨亦可见到。若肿瘤位于颅底中线和中线旁,应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争取全切,颅盖部巨细胞瘤,切除肿瘤后,应作颅骨成形术。术后再辅以放疗。 6.颅骨肉瘤 常向颅内外生长,单发肿瘤一般多主张手术切除,再加以化疗与放疗。若肿瘤与硬脑膜无粘连,应将肿瘤连同骨膜与骨瓣一并切除,若肿瘤与硬脑膜粘连,应连同粘连之硬脑膜一并切除,若肿瘤已长入脑内,先行侵及的硬脑膜、颅骨、软组织上的肿瘤切除,残留脑内之肿瘤再行分块切除,肿瘤切除范围应适当扩大,争取肉眼下的全切。 7.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手术切除是治疗较大病变的主要方法。若切除不彻底常易复发。对切除彻底患者缺损之颅骨,可行一期颅骨成形术。 8.黄色瘤 早期行放疗可收到较好效果,晚期已有纤维化患者,放疗效果不显著,较大黄色瘤,主张手术切除,术后辅以放疗。 9.颅骨转移瘤 单发转移,可手术切除,一般病理明确诊断后,可试用放疗或化疗,并处理原发灶。

临床表现

可见局部颅骨隆起,基底部移动,肿块压痛,仰头或低头时肿块缩小或扩大等的变化;肿块青紫或其周围静脉曲张、血供动脉增粗与血管杂音;颅神经损伤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

检查

1.病史 注意询问发病时间、部位、年龄,与其他疾病的关系;肿块的大小、性质、增长速度与外伤病史等。 2.体检 注意局部颅骨是否隆起,基底部能不能移动,肿块的大小,软硬度,有无压痛,仰头或低头时肿块有无缩小或扩大的变化等;肿块有无青紫或其周围有无静脉曲张、血供动脉增粗与血管杂音,有无颅神经损伤和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 3.影像学检查 一般X线检查可见局部骨质增生与外突,亦可有骨质增生与破坏同时存在,有时可见放射状骨针样变化,块影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有时可见不规则外形或虫蚀样地图样边缘。若鉴别诊断有困难时,应行 DSA、CT、MRI与 SPECT等检查,确定颅内侵入程度。 4.实验室检查 注意周围血象中白细胞总数与分类有无增高,血沉快慢,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糖与胆固醇的增高。必要时行肿块穿刺活检。

病因

颅骨肿瘤(Tumorofskull)是指发生在颅骨部位的占位性病变的统称。颅骨肿瘤按病变的性质大体可分为三类。 1.良性颅骨肿瘤 包括颅骨骨瘤、颅骨骨化性纤维瘤、颅骨软骨瘤、颅骨巨细胞瘤、板障内脑膜瘤、血管瘤等。 2.恶性颅骨肿瘤 包括颅骨多发性骨髓瘤、颅骨成骨细胞瘤、颅骨网织细胞肉瘤、颅骨纤维肉瘤、颅骨软骨肉瘤、颅骨转移瘤等。 3.颅骨肿瘤样病变(类肿瘤) 有嗜伊红性肉芽肿、黄色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畸形性骨炎、颅骨硬化症、副鼻窦粘液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脑膜囊肿、板障内骨囊肿、婴儿颅骨皮质肥厚、颅骨内板增厚及石骨症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