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伤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2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苍白、寒、心律失常、刺痛、发绀、发热、乏力、寒战、红肿、昏迷、肌肉麻木、麻木、疲乏、皮肤苍白、瘙痒、伸欠、神志模糊、水疱、疼痛、头昏、妄听妄视、无力、肢体僵硬。

治法

1.使伤员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将潮湿的衣服、鞋袜立即脱掉,进行全身和局部保暖,给热饮料或小量的烧酒等。 2.快速复温,将病人全身或冻伤的某个肢体浸于40-42℃的温水中,在短时间内(15-30分钟)复温后,立即离开温水进行保暖。这样可以使病人尽快渡过低温阶段,保持组织的活力。 3.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药膏治疗,如:姜味暖暖冻疮膏,效果较好。

临床表现

局部冻伤多见于末梢暴露部位,如手、脚、耳廓、鼻尖等处,复温后根据损伤程度和表现,临床上可将其分为四度。 a.一度冻伤:损伤深度达皮肤浅层,表现为瘀斑、轻度肿胀,局部麻木、痒痛。 b.二度冻伤:损伤皮肤全层,瘙痒或灼痛,局部出现水疱,肿胀明显。 c.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早期出现水肿和大水疱,相继皮肤由苍白变为蓝色或黑色而发生坏死,局部感觉丧失。 d.四度冻伤:伤及肌肉或骨骼,局部发生干性或湿性坏宜,创周肿胀并可有水疱,知觉完全丧失,常伴有畏冷发热等全身症状。二周后坏死组织分界线形成,坏死组织脱落形成肉芽创面不易自行愈合,常需植皮和截肢。

病因

寒冷对机体的损害作用称冷伤(Coldinjury)。冷伤分冻结性冷伤和非冻结性冷伤两大类,冻结性冷伤又分为全身性和局限性冷伤两种。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