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积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9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见:脾胃证、热积、洪数脉、滑脉、滑数脉、脾胃热、舌尖红、舌裂纹、舌芒刺、实热、数脉、白厚中干、白苔边黑、关牢、灰黑弦红、积证、脾证、热证、胃证、燥厚中黑、抱轮红赤、便秘、口腔溃疡、前额、心胸、便干、便结、便溏、不宁、唇红、唇烂、大便秘结、大便酸臭、大渴引饮、盗汗、恶热、发热、烦渴、烦躁、腹痛、腹胀、腹胀腹痛、汗出、汗多、汗黄、汗黏、红肿、拒食、渴不欲饮、渴喜冷饮、口臭、口干、口角溃烂、口渴、口渴多饮、口渴喜饮、口渴欲饮、口苦、口舌生疮、口甜、溃烂、泪多、流涎、脉沉实、脉洪大、脉有力、面红、面萎黄、目赤、目痛、尿赤、尿短、尿黄、尿浊、舌红、身热、食少、食少便溏、睡眠不宁、苔黄、苔满、疼痛、体重下降、瞳神紧小、涎沫、消谷善饥、消瘦、小便短赤、小便短黄、心烦、羞明、牙龈肿痛、指纹紫黯、肿痛、自汗。

临床表现

临床以口腔溃疡多发,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烦躁、多啼,口臭,涎多,小便短黄,大便干结,或发热,面赤,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等为特征的证候。

病因

因脾胃积热所致。

疾病预后

脾胃积热是指脾胃易上火,临床表现为胃脘易产生灼热感,出现口干、口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一系列火性症状,甚至会出现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且久治不愈、大便干燥等症状。部分脾胃积热患者由于虚火引起,属于虚热。临床对于实热与虚热治疗不同,实热以清实火为主,可使用黄连、黄芩、石膏、金银花等药物进行治疗;虚热以清虚火为主,可使用麦冬、石斛、生地黄等药物进行治疗。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