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疟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肺经证、疟证、寒凝心脉、寒热往来、恐惧、往来寒热、易惊。
治法
对症治疗 1、寒战时注意保暖,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块、冰袋等。 2、大汗应及时用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被汗浸湿的衣服,以免受凉。 3、进行虫媒传染病的标准隔离。 一般治疗 1、本病患者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 2、本病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对食欲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可适当补液。 3、患者需要每日监测体温波动,以指导临床治疗。同时监测血糖,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低血糖。 药物治疗 1、抗疟原虫治疗 (1)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疟原虫的药物,用以控制临床发作,常用药物有青蒿素片、磷酸氯喹、盐酸甲氟喹、硫酸奎宁等。 (2)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配子体和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的药物,用以防止疟疾的传播和复发,常用药物包括磷酸伯氨喹、特芬喹等。 2、高热 (1)对于一般高热者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加快退热速度,常用药物如布洛芬。 (2)对于超高热患者,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3、其他 抗贫血药,如铁剂、叶酸等。 相关药品 青蒿素片、磷酸氯喹、盐酸甲氟喹、硫酸奎宁、磷酸伯氨喹、特芬喹、布洛芬、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铁剂、叶酸。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除了疟疾引起的间歇性寒战、高热和大汗等全身症状以外,出现了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呼吸性碱中毒,甚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等。
检查
体格检查 1、基本体征 患者常表现为间歇性高热、脉搏迅速有力、呼吸急促,皮肤湿润或出汗,精神紧张或烦躁不安。患者可能表现为贫血貌,即面色、口唇、指甲、眼结膜苍白。 2、胸部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听诊能闻及肺部干、湿啰音。 3、腹部 患者可能有脾大、肝大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一般患者可见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单核细胞增多,嗜酸粒细胞一般不增高。血小板明显减少者,提示可能合并 DIC。 2、病原学检查 外周厚或薄血涂片、骨髓穿刺涂片染色检查找到疟原虫即可确诊。骨髓涂片的阳性率稍高于外周血涂片。 3、血清学检查 有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等。阳性者提示可能存在疟疾,但不能据此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表现为双侧间质浸润影,肺水肿。由于多数恶性疟疾患者同时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患者常因误吸合并细菌性肺炎,出现肺部实变影。 病理检查 疟疾引起的肺部病理改变无特异性,主要为肺泡壁增厚、水肿、色素沉积、炎性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和局部透明膜形成等。肺微循环血管周围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内可含有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
病因
肺疟疾病的主要病因是疟原虫感染,疟原虫感染导致的肺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肺疟疾病表现。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血液或经母婴传播
预防
肺疟疾病由疟原虫感染引起,属于传染病的并发症,可以通过防治疟疾预防本病的发生。 1、远离非洲、热带等疟疾流行地区,远离传染源。 2、应用驱蚊剂或蚊帐等,避免被蚊虫叮咬,切断传播途径。 3、对于疟疾流行地区的健康人群和外来人群,可以采用间断预防性服药的方法,口服氯喹、甲氟奎等抗疟原虫药物,预防本病。 4、对于有输血需求的患者,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5、幼儿和妊娠期妇女可定时体检,筛查本病。
备注
疟疾是疟原虫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