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痹证、骨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太阳寒水、终气太阳、辰戌寒水、沉重、大骨节病、骨质疏松症、背痛、低热、恶风寒、乏力、关节变形、关节红肿、关节畸形、关节痛、关节肿、关节肿胀、汗多、麻痹、麻冷、强直、屈伸不利、身重、四肢挛急、酸胀、心烦、腰痛、肢重。

治法

辨证施治 1.风寒湿痹证,治则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2.湿热蕴结证,治则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3.肝肾亏损证,治则补益肝肾,活血通络。 4.痰瘀互结证,治则补益气血,化痰破瘀。

临床表现

临床以骨骼疼痛,患处关节僵硬变形,活动受限,肢体麻木无力,甚或腰背伛偻,足挛不伸,骨痿不起,腰痛等为特征的肢体痹病。

病因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年老体衰,骨失充养,骨质脆弱所致。

疾病预后

骨痹属于五体痹之一。凡由六淫之邪侵扰人体筋骨关节,闭阻经脉气血,出现肢体沉重、关节剧痛,甚至发生肢体拘挛屈曲,或强直畸形者谓之骨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于周围关节者以女性居多。发于中枢关节者以青年男性居多。本病与痛痹、历节、痛风、热痹、鹤膝风、尫痹等的某些证型可能有所交错,如果出现关节剧痛、肢节拘挛屈曲、强直畸形者均可列入本病范畴。本病与肾痹的关系甚为密切,可以是肾痹的初期或中期的发展阶段。骨痹语出《素问·痹论》。指气血不足,寒湿之邪伤于骨髓的病症。主要症状为骨痛、身重、有麻痹感、四肢沉重难举。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骨关节炎、大骨节病、多发性骨髓瘤、痛风等病种出现骨痹的主症时,可参考骨痹辨治。

备注

辨证施治: 1.风寒湿痹证如关节肿胀或有积液,可加茯苓、泽泻、车前草;如上肢痛甚加细辛、片姜黄;下肢痛甚加松节、钻地风;如服药后有咽干、咽痛等症出现,可酌加麦冬、生地、玄参。 2.湿热蕴结证如发热、关节红肿明显者加黄柏、板蓝根;如关节积液或有浮肿者加车前草、泽泻、防己;如关节僵硬、疼痛剧烈者加炮山甲、全蝎、白花蛇。 3.肝肾亏损证如有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腰髋灼痛者,加金银花、丹皮、知母;熟地黄改用生地黄:如恶寒、肢冷,得热痛减,加桂枝、川椒、熟附子。 4.痰瘀互结证关节红肿疼痛或有低热者加金银花、板蓝根、虎杖;关节冷痛,得热痛减者加桂枝、川椒。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