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9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白细胞减少、喘息、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咳吐不利、气喘、痰稠、痰黏、哮鸣。

治法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婴儿须经常拍背、改变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重者参考毛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2.抗感染治疗细菌性感染经验性用药,一般选用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静脉点滴。考虑支原体感染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纯病毒感染可不用抗生素。以后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调整用药。 3.对症治疗发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防止高热及惊厥,使用2激动剂雾化吸入,缓解咳嗽和喘息,促进排痰,口服止咳化痰药物。重症按照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治疗。 4.中医疗法本病中医称为外感咳嗽,由于致病因素不同,临床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实热喘。治法以疏风散寒、清热宣肺降热平喘为主。可结合临床辨证施治。 (1)风寒咳嗽以突然咳嗽,声咳急频为主,痰稀薄、鼻塞流清涕、咽痒或伴头痛、恶寒或不发热苔微白,脉浮。治以辛温解表,散寒止咳。常用杏苏散加减。 (2)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以黄黏稠为主,咽红口干,鼻塞流黄涕或伴发热有汗,舌苔身微黄白,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宣肺止咳。常用桑菊饮加减。 (3)实热喘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发热较高,同时伴有喘憋。治以宣肺化痰,降逆平喘。

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3岁小儿。 2.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多数低到中度发热。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3.经治疗后,在第5-7天症状减轻。 4.部分病例可有复发,大多因再次感染引起。 5.预后良好。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包括:有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较高以及血清 IgE升高。

检查

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下肺野多见。血常规随感染病源出现相应改变。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减少,细菌感染则升高。支原体感染或混合感染时血常规无特异表现。需要时可以完善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如支原体抗体、特异性病毒抗体等,对合理使用抗生素、计划用药时间及疗程,判断预后等有帮助。

病因

喘息样支气管炎是一临床综合征,泛指一组有喘息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炎。肺实质很少受累。部分病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备注

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