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4W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肠燥、风热赤眼、风热感冒、风湿、肝火、肝经实火、肝热、肝阳上亢、湿热黄疸、白喉杆菌、半身不遂、膀胱炎、贲门失弛缓症、便秘、产褥感染、疮痈、大便秘结、大肠杆菌、带下病、带下多、丹毒、毒虫咬蜇、毒蛇咬伤、肥胖、肺结核、风眼、副伤寒、肝病、肝炎、肝硬化腹水、肝脏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黄疸、急性结膜炎、急性肾炎、脚气、疖肿、结膜炎、口臭、口糜、口腔炎、淋病、流感、流泪、瘰疬、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慢性肾炎、目赤、目赤肿痛、目干、目昏、目疾、目涩、目痛、目翳、目肿、脑膜炎、脑溢血、尿闭、尿道炎、尿少、偏瘫、葡萄球菌、青光眼、青盲、妊娠浮肿、乳腺炎、伤寒杆菌、神经衰弱、神经痛、肾炎、肾炎性水肿、食欲不振、嗜睡、水肿、糖尿病、头痛、头胀痛、胃肠病、胃溃疡、胃酸过多、胃炎、习惯性便秘、消化不良、小儿疳积、心脏病、胸膜炎、眩晕、眼病、眼花、夜盲、中风病、子痫、便结、喘息、泪多、目暗、尿短、苔厚腻、头胀、小便不利、羞明。

功能主治

[1]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用于目赤涩痛,羞明多泪,头痛眩晕,目暗不明,大便秘结。 [2]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3]祛风清热,解毒利湿。主风热感冒,流感,急性结膜炎,湿热黄疸,急慢性肾炎,带下,瘰疬,疮痈疖肿,乳腺炎。

性味

甘、苦、咸,微寒。

归经

归肝、大肠经。

用法用量

9-15克。

别名

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 Cassia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 Cassia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决明:略呈棱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长3-7mm,宽2-4mm。表面绿棕色或暗棕色,平滑有光泽。一端较平坦,另端斜尖,背腹面各有1条突起的棱线,棱线两侧各有1条斜向对称而色较浅的线形凹纹。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子叶2,黄色,呈" S"形折曲并重叠。气微,味微苦。小决明:呈短圆柱形,较小,长3-5mm,宽2-3mm。表面棱线两侧各有1片宽广的浅黄棕色带。

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克,加稀硫酸20ml与氯仿10ml,微沸回流15分钟,放冷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分取氯仿层,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振摇,放置,碱液层显红色。如显棕色,则分取碱液层加过氧化氢试液1-2滴,再置水浴中加热4分钟,即显红色。 (2)取本品粉末1克,加甲醇10ml,浸渍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2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素、大黄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

炮制

决明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捣碎。炒决明子:取净决明子,照清炒法炒至微有香气。用时捣碎。

贮藏

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等症,系肝火上扰,或风热上壅头目所致。决明子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为治目赤肿痛要药。风热者,常与蝉衣、菊花等同用;肝火者,常配龙胆草、黄芩、夏枯草等同用。青盲内障,多由肝肾不足所引起。决明子清肝而明目,常与补养肝肾药如沙苑蒺藜、女贞子、枸杞子、生地等同用,以治青盲内障。此外,决明子还有润肠通便作用,能治疗大便燥结。近年来临床上又用于高血压病而呈现肝阳上扰、头晕目眩等症候者,常与钩藤、生牡蛎等同用。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