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灵脂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8K

小结

本品为中药本草,可用于:崩漏、产后腹痛、产后瘀血、虫蛇咬伤、疮、癫痫、跌打损伤、毒蛇咬伤、毒蝎螫伤、疥、气痛、痛经、蜈蚣咬伤、小儿疳积、血痹、血痢、血气痛、血晕、闭经、腹痛、疝痛、下血、胁痛、血崩、血瘀、月经过多、带下赤、经多、少腹痛、心腹痛、瘀痛。

功能主治

[1]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小儿疳积,蛇蝎蜈蚣咬伤。 [2]活血散瘀,炒炭止血。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3]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 [4]止血。治妇女血崩,经水过多,赤带不绝。

性味

味苦;甘;性温。

归经

肝;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

孕妇慎服。

别名

药本、寒号虫粪、寒雀粪。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之干燥粪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gopterusxanthipes Milne-Edwards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但在春、秋季为多,春季采者品质较佳,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晒干。按春形状的不同常分为"灵脂块"及"灵脂米"。

原形态

复齿鼯鼠,形如松鼠,但较松鼠略大,为中等的一种鼯鼠。体长20-30cm,体生250-400克。头宽、吻较短。眼圆而大,耳壳显着,耳基部前后方生有黑色细长的簇毛。前后肢间有皮膜相连。尾呈扁平状,略短于体长,尾毛长而蓬松。全身背毛为灰黄褐色,毛基部黑灰色,上部黄色,尖端黑褐色。颜脸部较淡,为灰色,耳同身色。腹部毛色较浅。毛基灰白色,毛尖黄棕色。皮膜上下一与背腹面色相同,唯侧缘呈鲜橙黄色。四足色较深,为棕黄色。尾为灰黄色,尾尖有黑褐色长毛。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本种炮国特有。 资源分布:已知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

栽培

生活习性,生活于长有松柏树的高山岩石陡壁的石洞或石缝中窝形如鸟巢,内铺以树枝、杂草等。白天于窝中睡觉,清晨或夜间外出活动,善攀爬,能滑翔。以松柏树叶为食,尤喜食柏树籽。每年繁殖1-2次,每次2-4仔幼仔初生时无毛,但皮膜及为明显。养殖技术,鼯鼠的人工饲养有箱养、笼养和洞养3种方法。饲喂柏树叶、嫩皮、嫩枝和一些昆虫类等。冬季注意保肯,夏季防热,并及时供给干净冷水。尽量为它创造活动条件,以增加排粪量。防止猫、鼠鼬及各种食肉猛禽等天敌的伤害。

性状

性状鉴别: (1)灵脂块,又名糖灵脂。呈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凹凸不平,有油9润性光泽,粘附的颗粒呈长椭圆形,表面常裂碎,显纤维性。质硬,断面黄棕色或棕褐色,不平坦,有的可见了颗粒,间或有黄棕色树脂状物质。气腥臭。 (2)灵脂米,又名散灵脂,为长椭圆形颗粒,长5-15mm,直径3-6mm。表面黑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较平滑或微粗糙,常可见淡黄色的纤维残痕,有的略具光泽。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黄绿色中黄褐色,不平坦,纤维性。气微。

化学成分

复齿鼯鼠的干燥粪便,含焦性儿茶酚(Pyrocatechol),苯甲酸(Benzoicacid),3-蒈烯-9,10-二羧酸(3-caren-9,10-dicarboxylicacid),尿嘧淀(Urcil),五灵脂酸(Wulingzhicacid)间羟基苯甲酸(M-hydroxybenzoic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次黄嘌呤(Hypoxanthing),尿囊素(Allantoin),L-酷氨酸(L-tyrosine),3-O-顺-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cis-p-coumaroyltormenticacid),3-O-反对-香豆酰委陵菜酸(3-O-trans-p-coumaroyltormenticacid),坡模醇酸(Pomolicacid),2α-羟基熊黑酸(2α-hydroxyursolicacid),高加蓝花楹三萜酸(Jacoumaricacid),3-O-反-对-香豆酰马期里酸(3-O-trans-p-coumaroylmaslinicacid),熊果酸(Ursolic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acid),野雅椿酸(Euscaphicacid),马斯里酸(Masolinicacid);还含三对节萜酸(Serratagenicacid),五灵脂三萜酸(Goreishicacid)Ⅰ、Ⅱ、Ⅲ,5-甲氧基-7-羟基香豆素(5-methoxy-7-hydroxycoumarin)。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五灵脂20mg/公斤股动脉注入使麻醉狗股动脉血流量增加,血管阻力降低。五灵脂水提液200ug/ml可显着降低大鼠乳鼠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耗氧量。 2.抗凝作用:五灵脂水提液2.0克/ml有增强体外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3.对子宫的作用:五灵脂水煎剂2.0×10(-2)g/ml或4.0×10(-2)g/ml对离体家兔子宫呈短时间张力提高,几分钟后恢复正常,部分出现后抑制现象,而对频率、幅度影响小。体外试验证明,五灵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的作用,临床上也曾用于心绞痛。 4.抗结核作用:五灵脂对小白鼠实验性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所用复方为连翘、五灵脂各2克;或连翘、五灵脂、地骨皮、紫草根各2克。上方对豚鼠实验性结核病也均有一定疗效。

炮制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灵脂米)。 2.碎制:灵脂块需打碎。 3.醋制:取净五灵脂,置锅内,文火微炒,随即喷淋米醋,再炒至微干、有光泽为度,取出晾干。 4.酒制:制法同上,惟用黄酒喷淋。

复方

1.紫金丸《产乳集验方》,用治产后恶露不尽,腰痛,少腹如刺,时作寒热,头痛不思饮食。 2.治经血不止方《经效方》,用治妇人经血不止。 4.灵脂散《永类钤方》,用治丈夫脾积气痛,妇人血崩诸痛。 5.治卒暴心痛方《鸡峰普济方》,用治卒暴心痛,不可忍者。 6.治冷麻方《本草衍义》,用治冷气血闭,手足身体疼痛,冷麻。 7.治肠风下血方《永类钤方》,用治肠风下血。 8.治吐血方《本草纲目》 9.治虫心痛方《阎氏小儿方论》,用治虫心痛欲绝。 10.治骨折肿痛方《乾坤生意秘韫》 11.接骨丹《儒门事亲》,用治损伤、接骨。 12.治疮癞方《摘元方》 13.治毒虫伤方《金匮钩玄》,治蜈蚣蛇蝎毒虫伤。 14.皱肺丸《圣济总录》,用治肺胀。 15.退翳方《明目经验方》,用治目生浮翳。 16.治重舌方《经验良方》,用治重舌,喉痹。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疗心腹冷气,小儿五疳,辟疫、治肠风,通利气脉,女子月闭。 2.《本草图经》:治伤冷积聚及小儿女子方中多用之。 3.《本草衍义补遗》:能行血止血。治心腹冷气,妇人心痛,血气刺痛。 4.《本草蒙筌》:行血宜生,止血须炒,通经闭及治经行不止;定产妇血晕,除小儿疳蛔。 5.《纲目》:止妇人经水过多,赤带不绝,胎前产后,血气诸痛;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身体血痹刺痛,肝疟发寒热,反胃,消渴及痰涎挟血成窠,血贯瞳子,血凝齿痛,重舌,小儿惊风,五癎,癫疾;杀虫,解药毒及蛇蝎蜈蚣伤。 6.《本草述》:主损伤接骨。 7.《现代实用中药》:涂敷疮疥。 8.《本草衍义》:五灵脂行经血有功,不能生血。尝有人病眼中翳,往来不定,如此乃是血所病也。盖心生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目病不治血为背理。 9.《纲目》:五灵脂,足厥阴肝经药也,气味俱厚,阴中之阴,故入血分。肝主血,故此药能治血病,散血和血而止诸痛。止惊癎,除疟痢,消积化痰,疗疳杀虫,治血痹、血眼诸症,皆属肝经也。失笑散不独治妇人心痛血痛,凡男女老幼一切心腹胁肋少腹痛疝气,并胎前产后血气作痛及血崩经溢,俱能奏功。又按李仲南云,五灵脂治崩中,非止治血之药,乃去风之剂。冲任经虚,被风伤袭营血,以致崩中暴下,与荆芥、防风治崩义同。方悟古人识见深奥如此,此亦一说,恒未及肝血虚滞,亦自生风之意。 10.《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11.《药品化义》:五灵脂,苦寒泄火,生用行血而不推荡,非若大黄之力迅而不守。以此通利血脉,使浊阴有归下之功,治头风、噎膈、痰癎、癫疾,诸毒热痈,女人经闭,小腹刺痛,产后恶露,大有功效。炒用以理诸失血证,令血自归经而不妄行,能治崩中胎漏及肠红血痢,奏绩独胜。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