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治心内膜炎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灸感偶可出现较重之疼痛反应,如患者尚可忍受,可在严密观察下继续施灸,不必畏惧。病情逐步好转,疼痛反应亦逐步减轻以至消失。

李×声,男,46岁,患风湿病将近10年,曾出过下肢浮肿。近半年多来,心慌胸闷,心前区有压重感,长期发热,脉细数,颜面及胸腹皮肤有淤斑,肝在肋下二指,脾区有压痛,杵状指及指甲毛细血管栓塞现象明显,尿检偶有红细胞。多次会诊,确定为心内膜炎。西医因药物供应不足,转入针灸科治疗。第一次熏灸左内关,灸感沿手厥阴经上行入胸后,即觉心前区发痛,先为钝痛,继而出现刺痛,头微晕,但尚可支持。在严密注意下,未停灸,约15分钟后,痛渐止,额有微汗,胸部觉舒畅。灸前体温38.2℃,灸后未退。此后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疼痛及各种感应均如前。灸至第十二次时,体温方逐渐下降至37.6℃。痛感亦逐步减弱。灸至第27次时体温恢复正常,痛感逐渐消失。灸至第35次时,各种自觉症状大部减退,脾区压痛消失,肝缘仍可触及,尿红细胞未见,脉搏较为充实有力,皮肤淤斑未全退,杵状指及毛细血管栓塞现象则如故。又续灸10天,因他调而失随,远期效果不明。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