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8.1K

小结

本品为普通食材,有以下病症的推荐食用:肠炎、疮、痤疮、癫痫、痘、感冒、急性胃肠炎、疖、烧烫伤、痰喘、细菌性痢疾、心力衰竭、心源性水肿、赤白痢、疮疡、喉肿、疖肿、酒毒、口臭、里急后重、目赤、目昏、脐腹痛、食积、嗜睡、头痛、下血、泻痢、心烦、口渴、小便不利。

功能主治

清头目,除烦渴,消食,化痰,利尿,解毒。主治头痛,目昏,目赤,多睡善寐,感冒,心烦口渴,食积,口臭,痰喘,癫疒,小便不利,泻痢,喉肿,疮疡疖肿,水火烫伤。

性味

苦、甘,凉。

归经

入心、肺、胃、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沸水泡。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碎。

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失眠者禁服。不可与人参、土茯苓、含铁药同服。过量服用易致呕吐,胃脘不舒,失眠等。

别名

苦茶,槚,茶,茗,荈,苦梌,蔎,腊茶,茶芽,芽茶,细茶,酪奴。

原形态

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

化学成分

茶叶含嘌呤类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绿茶中含缩合鞣质。茶叶还含挥发油,这是茶叶的香气成分。茶叶所含的咖啡因及茶碱,鞣酸等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Р样作用,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扩张冠状动脉,松弛平滑肌,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而具有利尿作用。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的功能。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3.降血压作用。 4.对平滑肌和骨骼肌作用。 5.利尿作用。 6.降血脂作用。 7.抗动脉硬化作用。 8.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 9.抗氧化作用。 10.抑制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11.抗诱变作用。 12.抗癌作用。 13.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14.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15.其他作用: (1)促进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 (2)升高白细胞,延缓衰老,损伤精子质膜,使精液凝固。 (3)有收敛胃肠的作用。 (4)可干扰胃肠道内铁的吸收。

含量测定

绿茶每100克含热量1238千焦,水分7.5克,蛋白质34.2克,脂肪2.3克,糖类34.7克,灰分5.7克,胡萝卜素5800μg,维生素A967μg,维生素B1 0.19mg,维生素B2 0.09mg,烟酸8.6mg,维生素E5.94mg,钾2812mg,钠54.4mg,钙402mg,镁224mg,铁23.7mg,锰8.12mg,锌5.88mg,铜1.71mg,磷542mg,硒16.65μg。

复方

(1)茶叶50克,浓煎1-2盏,温服。功能清热止痢。适用于热毒下痢、久痢不止。 (2)茶叶30克,水煎浓汁,加红糖30-60克,再煎至发黑饮服。功能清热止泻。适用于腹泻。 (3)茶叶50克,泡浓茶含漱,每日十多次。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口疮、牙周炎。 (4)茶叶25克,车前草25克,竹笋根50克,水煎服。功能利水退肿。适用于各种水肿。 (5)茶叶25克,泡浓茶饮服,并口嚼茶叶。功能清除胃热。适用于胃热口臭。

各家论述

茶有收敛作用,大量浓茶也能引起乳汁分泌减少,故产妇应加注意,失眠,溃疡病者不宜多饮;服铁剂补血药、麻黄素、阿托品等药时,不宜用茶送服,以免减低药效﹐服人参等补药时也不宜同时饮浓茶。

临床应用

[食疗方选]: (1)茶叶干姜末 [原料]茶叶100克,干姜50克。 [制法]上物研末掺和每日3克,每日服2-3次。此茶可治急性肠炎。 (2)奶茶 [原料]茶叶3克,鲜牛奶若干。 [制法]茶叶沸水冲洗(浓),兑入鲜牛奶时服。此茶可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消除疲劳,也适合于急、慢性肠炎、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饮用。对酒精和麻醉药物中毒者,还能发挥解毒作用。 (3)茶醋饮 [原料]绿浓茶水1杯(200ml),醋少许。 [制法]兑配温服;每日1-2次。此茶可治暑热泄泻。 (4)红茶饮 [原料]次级红茶30克,水。 [制法]先用煎液含漱,然后饮服,每日至少2次。此饮可去痰利水,解毒,适用于羊水过多症。

备注

茶叶除杭州的龙井茶闻名于世,安徽的祁红、屯绿,福建的铁观音、武夷岩茶,云南的滇红,江苏的碧螺春,河南的信阳毛尖等,都是有不同特点的名茶,由于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绿茶和红茶两类。饮茶对身体的好处很多,也能辅助治疗许多病症,但要应用适当,尤其不宜饮大量浓茶,否则可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失眠等。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