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脏器功能衰竭症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白细胞减少、尿比重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增多、血肌酐降低、血肌酐升高、血糖升高、兴奋、出血、呼吸急促、嗜睡、衰竭、无尿、心动过速、胀气。
治法
(一)治疗 MOF的主要措施 1.消除引起 MOF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原发疾病。 2.改善和维持组织充分氧合 3.保护肝、肾功能 4.营养支持及代谢调理 5.合理应用抗生素。 6.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 7.特异性治疗 (二) MOF的治疗方法 1.呼吸系统: (1)保持气道通畅 (2)吸氧 (3)呼吸机支持疗法 (4)防治肺水肿 2.循环系统维持正常的循环功能,是保证组织血液灌注,恢复各器官功能的基础。 (1)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2)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其它循环功能支持疗法 3.肝脏在恢复血容量,保证肝脏血液供应的基础上,加强支持疗法。 (1)供给维生素 (2)补充热量 (3)补充新鲜血浆、白蛋白或支链氨基酸,利于保护肝脏和促进肝细胞合成蛋白。 4.肾脏 (1)使用利尿药 (2)透析疗法 (3)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5.血液系统对于因为血小板或凝血因子大幅度下降引起的出血,可输浓缩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1克/升时,应补充纤维蛋白原。
临床表现
(一)呼吸系统:早期可见呼吸频率(RR)加快>20次/分,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下降≦70m mHg,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 O2)>300. X线胸片可正常。中期 RR>28次/分,PaO2≦60m mHg,动脉二氧化碳氧分压(PaCO2)<35m mHg, PaO2/Fi O2<300.胸片可见肺泡实性改变(≦1/2肺野)。晚期则呼吸窘迫,RR>28次/分,PaO2≦50m mHg, PaCO2>45m mHg, PaO2/Fi O2<200.胸片肺泡实性改变加重(≧1/2肺野)。 (二)心脏:由心率增快(体温升高1℃,心率加快15-20次/分)、心肌酶正常,发展到心动过速、心肌酶(CPK、GOP、LDH)升高,甚至室性心律失常、Ⅱ-Ⅲ度房室传导组滞、室颤、心跳停止。 (三)肾脏:轻度肾功能障碍,在无血容量不足下,尿量能维持40ml/h,尿钠、血肌酐可正常。进而尿量<40ml/h,使用利尿剂后尿量可增加,尿钠20-30mmol/升、血肌酐为176.8μmol/升左右。严重时无尿或少尿(<20ml/h,持续6h以上),利尿剂冲击后尿量不增加,尿钠>40mmol/升、血肌酐>176.8μmol/升。非少尿肾衰者尿量>600ml/24h,但血肌酐>176.8μmol/升,尿比重≦1.012. (四)肝脏:SGPT>正常值2倍以上、血清胆红素>17.1μmol/升可视为早期肝功能障碍,进而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升,重者出现肝性脑病。 (五)胃肠道:可由腹部胀气,肠鸣音减弱,发展到腹部高度胀气,肠鸣音消失。重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应激性溃疡出血。 (六)凝血:轻者可见血小板计数减少<100×109/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激活时间(TT)正常。进而纤维蛋白原可≧2.0-4.0克/升、PT及 TT比正常值延长3秒,优球蛋白溶解试验>2h。重者血小板计数<50×109/升,纤维蛋白原可<2.0克/升、PT及 TT比正常值延长>3秒,优球蛋白溶解试验<2h,有明显的全身出血表现。 (七)中枢神经系统:早期有兴奋或嗜睡表现,唤之能睁眼,能交谈,能听从指令,但有定向障碍。进而可发展为对疼痛刺激能睁眼、有屈曲或伸展反应,但不能交谈、语无伦次。重者则对语言和疼痛刺激均无反应。 (八)代谢:可表现为血糖升高或降低、血钠降低或增高以及酸中毒或碱中毒。
病因
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是一种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死率极高的临床综合征。MOF是指机体在经受严重损害(如严重疾病、外伤、手术、感染、休克等)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功能衰竭的综合征。MODS是与应激密切相关的急性全身性器官功能损害。MOF在概念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原发的致病因素是急性的,继发的受损器官远离原发损害的部位; (2)从原发损害到发生 MOF,往往有一间隔期,可为数小时或数天; (3)受损器官原来的功能基本正常,一旦阻断其发病机制,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4)在临床表现上,各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不同步,有的器官已呈现完全衰竭(如无尿性肾衰),有的器官则可为临床不明显的"化学性"衰竭(如血转氨酶升高)。MOF的病死率很高,并随衰竭器官的数目增加而增高。累及1个器官者的病死率为30%,累及2个者的病死率为50%-60%,累及3个以上者的病死率为72%-100%。病死率还与病人的年龄、病因和基础病变等因素有关。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