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
小结
本品为冷门中药本草,可用于:跌打损伤、风寒感冒、风湿痹痛、风痒、脚气、疥、胃痛、胃胀、癣、寒湿、胃寒、吐泻。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活血通络。主风寒感冒,胃寒胀痛,寒湿吐泻,风湿痹痛,脚气,跌打伤痛,疥癣风痒。
性味
辛;温。
归经
肝;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克;研末,3-6克;或泡酒饮。 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
孕妇忌服。
别名
樟树、香樟木、吹风散。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camphora (L.) Presl[Lauruscamphora L.]采收和储藏:定植5-6年成材后,通常于冬季砍收树干,锯段,劈成小块,晒干。
原形态
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栽培
1.气候土壤: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肥沃、深厚的粘质壤土为佳。 (1)种植:一般用种子繁殖,分育苗移栽及直播两法。 ㈠育苗移栽:苗床地宜施足基肥,于冬季深耕,令其充分风化,至次年早春,撒布堆肥,耙平,作宽约1-3m的高畦,并开沟以利排水。3月间进行播种(秋季9-10月采种后亦可进行),条播与撒播均可。而以条播为佳。先在畦上按条距30cm开以条沟,每隔1cm左右,下种子1粒,覆士盖草以防干燥,待成苗后,即可直接移苗定植。撒播者,当苗高20cm时,须进行移苗假植,成长健壮后,再行定植。定植一般在苗长至0.7-1m的进行,时间约在4-5月份;行、株距各3-5米,穴深、宽各约30cm; 植入后,先将覆土打紧,再于表面覆以松士,最后浇水。 ㈡直播法:于秋季或春季,按行、株距各3-5m,开穴点播,每穴下种3-4粒,覆盖细土。 (3)田间管理:幼苗期间,冬季应防霜冻,干旱时,应注意浇水抗旱。苗期及定植后,均须适时除草。
性状
性状鉴别: 为形状不规则的段或小块。外表红棕色至暗棕色,纹理顺直。横断面可见年轮。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辛有清凉感。以块大、香气浓郁者为佳。
化学成分
木材含挥发油3%-5%,主要成分为樟脑(Camphor),尚含1,8-桉叶素(Cineole),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or),尚含1,8-桉叶素(Cineole),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柠檬烯(Limonene),黄樟醚(Safrole),α-松油醇(α-terpineol),香荆芥酚(Carvacrol),丁香油酚(Eugenol),荜澄茄烯(Cadinene),甜没药烯(Bisabolene),α-樟脑烯(α-camphorene),薁(Azulene)等。心材中还检出一种新的环戊烯酮化合物:5-十二烷基-4-羟基-4-甲基-2-环戊烯酮(5-dodecanyl-4-hydroxy-4-methyl-2-cyclopentenone)。
炮制
洗净、阴干、密闭保存
复方
(1)治胃痛:樟木五钱,水煎服。-《江西草药》 (2)治脚气,痰壅呕逆,心胸满闷,不下饮食:樟木一两(涂生姜汁炙令黄),捣筛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一钱。-《普济方》樟木散 (3)治痛风,手足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一斗,以水一担熬沸,以樟木屑置于大桶内,令人坐桶边,放一脚在内,外以草荐一领围之,勿令汤气入眼,恐坏眼,其功甚捷。-《医学正传》 (4)治娱蚣咬伤:鲜樟树枝,煎服二碗。-《验方选集》
各家论述
1.《纲目》:霍乱及干霍乱须吐者,以樟木屑煎浓汁吐之,甚良;又中恶率死者,以樟木烧烟熏之,待苏乃用药,此物辛烈香窜,能去湿气、辟邪恶故也。 2.《本草拾遗》:主心腹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酒煮服之。亦作浴汤治脚气,除疥癣风痒。 3.《本草再新》:暖血道,利关节,治跌打折骨,气逆血滞,兼能堕胎。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