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厥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3W

小结

本证症候要素有:厥证、热证、风温、暑温、滑数脉、热、实、厥证、伤寒、便干、便结、恶寒、烦渴、烦躁、烦躁不安、渴喜冷饮、口渴、脉伏数、脉滑沉实、脉滑数、脉有力、面红、目赤、尿赤、舌红、神昏、失眠、手足逆冷、睡眠障碍、苔黄、苔黄燥、小便短赤、谵语、灼热。

临床表现

临床以四肢厥逆,身热无汗,颜面潮红,唇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甚或不省人事等为特征的厥病。

None

阳厥

病因

因置身于高温或酷暑环境,火热或暑热之邪内侵,热盛伤阴,扰乱神明所致。

疾病预后

热厥是阳气独亢,热邪深入,而致阳气郁结,不能通达于四肢所致。 《伤寒论》说:"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此即热邪内伏,热深厥亦深的意思。 《医宗金鉴》认为:"脉滑而厥,滑为阳脉,里热可知,是热厥也。"尤在泾提出,脉微而厥为阴邪伤中,寒在里;脉滑而厥,阳邪所伤,热在里。从临床实际来看,热厥四肢虽冷,而胸腹扪之灼手,或见扬手掷脚,恶寒口渴,烦躁不宁,甚或神昏谵语,小便赤涩,目合而赤脉灌睛,脉沉滑实有力,舌黄苔燥,或舌焦黑甚起刺等症,故用白虎汤达热出表,使之热去厥回。但应注意,临床上出现热厥,多属病深日久,因热邪内伏,亦可见腹满拒按,不大便等里热结实证,则当用承气攻下腑实,釜底抽薪,泄热以治厥。故不能拘泥于用白虎汤的成规。总之,热厥的热是本,厥是标,热是病机的着眼点,厥是外候假象,即可谓真热假寒,应当细辨。此外,还必须指出,临床上小儿高热,虽病不久,亦可出现"脉滑而厥"的热厥证,如小儿肺炎,热邪聚肺,气粗喘息,但手足厥寒,指纹青紫而滞,亦属于厥证,治当清热宜肺,达热外出,其厥自复。他如急性菌痢、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急性传染性疾病,均可出现热厥,当明确辨证,因证施治。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