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0W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疮毒、丹皮证、风湿热痹、肝火头痛、热入血分、热入营血、实胖体质、温热、邪伏阴分、心血瘀阻、虚热、血积、血热、血滞、阳盛、阴虚、瘀体、瘀血、闭经、便血、产后、肠痈、疮疡、疮痈、疮痈肿毒、创口痛、痤疮、跌打、跌打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发斑、发热、粉刺、伏火、腹痛、高热、骨蒸、骨蒸潮热、关节痛、寒热、积聚、接触性皮炎、惊痫、酒糟鼻、酒齄鼻、黧黑斑、痢疾杆菌、卵巢囊肿、面游风、尿血、衄血、皮肤瘙痒症、疝气、伤寒杆菌、伤痛、摄领疮、湿疮、梭状芽孢杆菌、痛经、痛证、头痛、温毒发斑、无汗、细菌、腰痛、瘾疹、痈、痈肿、月经不调、胀痛、真菌、癥瘕、痔疮、子宫肌瘤、骨蒸劳热、皮痒、热泪、舌绛、吐衄、吐血、下腹痛、须发早白、血块、夜热早凉。

功能主治

[1]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2]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 [3]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4]清热,活血散瘀。主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泪盈眶,病菌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

性味

苦、辛,微寒。

归经

归心、肝、肾经。

用法用量

6-12克。

注意

孕妇慎用。

原形态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 Paeonia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性状

本品呈圆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

炮制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