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体质症状与证候为:痰湿质、滑脉、舌胖、痰湿体质、偏痰湿质、冠心病、腻滞质、糖尿病、痛风、消渴、胸痹、油腻、中风病、便溏、带下多、恶心、肥胖、腹大、高血压、关节重痛、汗多、汗黏、肌肉麻木、咳喘、咳痰、口腻、口黏、口甜、困倦、懒动、麻木、脉濡滑、尿浊、呕吐、皮肤油腻、身重、神疲、食少、嗜肥、嗜甘、嗜睡、手足心汗、四肢浮肿、苔白腻、苔滑腻、苔腻、痰多、体重增加、头身重、脘痞、小便不利、胸闷、眩晕、血压升高、压陷、易汗、肢体酸重。

治法

健脾补气、祛湿化痰,畅达气血。

临床表现

痰湿体质人群以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如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易出油,汗多且黏,身重痰多等。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表现为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易患湿证。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的尿常规、肝功能检查、血糖、血常规等检查。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痰液的色质、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情绪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腹部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来初步判断身体状况。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 通过观察是否有尿蛋白及尿胆红素等,可了解肝肾等脏器是否正常。 2、肝功能检查 观察胆红素,白蛋白,转氨酶这些指标,有助于医生的判断。 3、血常规 观察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 4、血糖检测 检测血糖是否正常,有助于医生判断基本的身体健康状态。

病因

痰湿体质的形成与外邪侵袭、先天禀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相关。体质的形成和变化受到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先天禀赋是痰湿体质形成的内在基础,饮食失节、过于安逸和久居湿地,情志失调是痰湿体质形成的重要后天因素。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若尽早对痰湿体质进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若未及时调理,容易引发糖尿病、卒中、眩晕、咳喘、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备注

痰湿体质(Phlegm-dampnessconstitution)是指人体由于痰湿内蕴而导致体质偏颇,以形体偏胖、黏滞重浊等痰湿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痰湿体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不属于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健康状态,痰湿体质人群是处于病态与非病态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