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红肿:体内有热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2.4W

面部红赤肿大,严重者连及耳颊,称为"面部红肿"。面部红肿不同于一般面部浮肿,前者肿起而色赤,多局限于面部,常兼热痛;后者浮起多呈水样,常累及下肢或全身。面部红肿多主热证、实证。造成面部红肿的主要原因有温热时毒、风热上扰、误食中毒等。温热时毒会使人面部焮红肿大,咽喉肿痛,初起憎寒发热,恶寒之后,热势加剧,甚则神昏谵语,耳聋,口渴饮冷,舌苔黄,脉洪大且数。这种面部红肿又叫作"大头伤寒"或"大头瘟",一般发生在冬春两季。病因是感受温毒,上攻头目,而致面部焮肿。余师愚《疫病篇》中说:"头为诸阳之首,面部肿大,此毒火上攻。"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毒火熏蒸于肺胃,所以出现咽喉肿痛之症。治疗时宜用泻火解毒之法,药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如兼阳明腑实者,可加大黄,用以泻下实热。风热上扰会使人面目红肿,或麻或痒,恶风头痛,咽痛,口微渴,舌苔薄黄,脉浮数。这种面部红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多是由于风热入侵,卫气被郁,风热上扰面部造成的;也有因偏嗜膏粱厚味,内有积热,复感风邪,风热相结,上犯面部而导致的。治疗时宜疏风散热,药方可选防风通圣散。误食而致的中毒会使人出现面肿色赤,口干舌麻,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伴恶寒发热等症。这是由于误食野菜或其他有毒之物,毒气入血上犯面部而致。治疗时应先用淡盐汤(4)催吐,继用生甘草配绿豆煮汤频服,再服普济消毒饮,或用生大黄、番泻叶煎汤泻下毒物。诊断流程图。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