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母
小结
本条为中医病名,症状与证候为:细涩脉、弦脉、久疟、脉细涩、脾肿、痞块、舌紫黯、胁下痞块、胁胀痛、压痛、瘀斑。
治法
辨证要点是按包块的性质、大小、部位、病程的长短、兼症和月经情况辨其在气在血,属痰湿还是热毒。治疗大法以活血化瘀,轻坚散结为主,佐以行气化痰,兼调寒热。但又必须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之久暂,酌用攻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等法,随证施治,并需遵循"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则,不可一味地猛攻峻伐,以免损伤元气。诊断明确的内生殖系统肿瘤,可施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表现
临床以胁下痞块,胀痛不舒,面色晦暗,舌有瘀象等为特征的疟疾。
检查
指腹腔内有包块肿物结聚的疾病。后世一般以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的为症;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的为瘕。
病因
因疟疾反复不愈,邪与气血相搏,痰瘀结于胁下所致。
疾病预后
疟疾日久不愈,顽痰挟瘀结于胁下所形成的痞块。又称疟积、母疟、劳疟。
备注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