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与脏腑的分属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窍,脾胃之外候。人体的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 《灵枢·经脉》中说:"手少阴之别……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 《灵枢·营卫生会》中说:"上焦出于胃上口……上至舌,下足阳明。"舌与三焦诸脏腑有直接的联系《灵枢·经筋》中指出:"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说明舌通过经脉、经别或经筋,与心、肝、脾、肾、胃、膀胱、三焦诸脏腑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心主舌,心气通于舌,所以心与舌的联系最为密切。至于肺、胆、小肠、大肠等,与舌虽无直接联系,但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于脾胃;足少阳胆经络于肝;手太阳小肠经与心互为表里;手阳明大肠经又连络于肺,故肺、大肠等脏腑之经气,亦可间接联系于舌。舌与脏腑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使舌能客观地反映出体内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显示身体的外在表现和功能状态。可以说,舌蕴含了生命活动的内在信息,是反映人体信息的一个窗口,所以舌被认为是人体系统中包含它在内的整个信息贮存库的一个全息元。中医将舌体划分为三焦舌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四部分,中医舌诊中又把舌体划分为上、中、下三焦,其尖部为上焦,中部为中焦,根部为下焦。其脏腑分属为:舌尖候心和肺;舌中候脾胃;舌之两边候肝胆;舌根候肾。国外有学者通过针刺测量仪测量得出:躯体在舌的投影中,其上部相当于舌体前部,其下部相当于舌体的后部。这与中医将舌体的前、后部分别对应上、下三焦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根据舌的部位候脏腑的理论,我们观察舌各部分的变化情况,可以得知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的病理变化,进而得知疾病的性质及病位所在,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