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1W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盆腔炎、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增多、白带异常、包块、大便困难、带下臭、带下多、恶心、发热、反跳痛、腹泻、腹胀、高热、寒战、肌肉拘急、经多、经期延长、里急后重、尿急、尿频、尿痛、脓带、脓肿、呕吐、食欲不振、食欲减退、疼痛、头痛、下腹痛、下腹坠胀、小便困难、压痛、腰酸痛。

治法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 PID能彻底治愈。抗生素的治疗原则 经验性、广谱、及时及个体化。 1、门诊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好,症状轻,能耐受口服抗生素,并有随访条件,可在门诊给予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治疗。常用方案: (1)氧氟沙星400mg口服,每天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口服,每天一次,同时加服甲硝唑400mg,每天2-3次,连用14天。 (2)头孢曲松钠250mg,单次肌注,或头孢西丁钠,单次肌注,同时口服丙磺舒,然后改用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连用14天,可同时口服甲硝唑400mg,每天2次,连用14天,或选用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与多西环素,甲硝唑合用。 2、住院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差,病情严重,伴有发热、恶心、呕吐,或有盆腔腹膜炎,或输卵管卵巢脓肿,或门诊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口服抗生素,或诊断不清,均应住院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1)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凹陷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2)抗生素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常用的配伍方案为:头孢西丁钠(或头孢替坦二钠)+多西环素。对输卵管卵巢脓肿的患者,可加用克林霉素或甲硝唑,从而更有效地对抗厌氧菌,克林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氨苄西林/舒巴坦+多西环素。 (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 TOA或盆腔脓肿患者。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4)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如银翘解毒液、安宫牛黄丸或紫血丹等。中医辨治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盆腔炎需要根据症状使用不同药方进行治疗。 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克,一日2次,开水冲服。 瘀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临床表现

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缺乏。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则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部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若有输卵管炎症的症状及体征并同时有右上腹疼痛者,应怀疑有肝周围炎。患者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异常发现或妇科检查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病例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甚至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可见脓性臭味分泌物;宫颈充血、水肿,将宫颈表明分泌物拭净,若见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流出,说明宫颈口黏膜或宫腔有急性炎症。穹隆触痛明显,须注意是否饱满;宫颈举痛;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压痛明显。若为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则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不活动。宫旁结缔组织炎时,可扪及宫旁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或两侧宫底韧带高度水肿、增粗,压痛明显;若有盆腔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穹隆有肿块且有波动感,三合诊常能协助进一步了解盆腔情况。

病因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后或未婚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若发生盆腔炎性疾病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盆腔炎性疾病若未能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备注

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如银翘解毒液、安宫牛黄丸或紫血丹等。中医辨治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的炎症。慢性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迁延而来,因其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外阴部的细菌可以逆行感染,通过子宫、输卵管而到达盆腔。盆腔炎需要根据症状使用不同药方进行治疗。 湿热淤滞型:小腹胀痛,口苦口干,带下黄而稠,小便混浊,大便干结,舌黯红,苔黄或白,脉弦或弦数。 妙方:妇宝冲剂:每次20克,一日2次,开水冲服。 瘀血阻滞型:下腹持续疼痛拒按,或经行不畅,或量多有块,舌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脉沉弦或涩。 妙方:妇女痛经丸:每次9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冲任虚寒型:小腹冷痛,喜暖喜按,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妙方:温经丸: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热毒型高热,寒战,头痛,小腹疼痛,带下量多如脓,臭秽,尿黄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妙方:野菊花栓:外用,每次1粒,肛门给药,一日1-2次。 湿热型:低热,小腹疼痛灼热感,口干不欲饮,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赤黄相兼,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妙方:金鸡胶囊:每次4粒,一日3次,温开水送服。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