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从脚下生,祛病先暖足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4

足浴足疗轻图典 中医理论中的“六淫”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其中寒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阴冷。寒邪最大的特点是凝滞,它会造成气血凝滞不通,以致肌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和痉挛,造成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影响阳气血液的传导、循环和运行。 足位于人体下方,属阴,而寒亦为阴邪,所以足是寒邪侵犯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就有“寒从脚下起”的说法。 足部离心脏较远,血液的供应较少,而且足部的表面脂肪层较薄,保温能力较差,所以足部温度比较低。一般人的正常体温是36.5℃左右,而指尖最低温度可达25℃。 足部与上呼吸道黏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神经联系,足底受凉可反射至上呼吸道,导致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抵抗力降低,各种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从而导致疾病发生。 同时,寒邪犯足之后还会影响心脏,引起胃痛,造成宫寒,进而造成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发生腰腿痛、阳痿等症。 在1300多年前,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提出了“足下保暖”的说法,至今仍被人们奉为祛病延年的经验。所以说,想要身体不生病,重点在暖足。

足浴暖身,保健祛病好方法 足浴俗称泡脚,它是一种通过水的温热作用及借助药液熏洗的治疗作用,达到透达筋骨、理气和血、强健体魄的疗养方式。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这样的民间歌谣是人们对足浴推崇的真实写照。在历经了数千年演变的中华文明中,这一传统保健术的精华不仅被继承下来,而且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在当代,简单、有效、方便的健康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崇尚自然健康的治病保健方法。随着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多和药源性疾病的不断涌现,足浴这种绿色疗法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认可和欢迎。 1、 足浴的五大优点 ①促进血液循环 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升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同时热水足浴也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改善心脏功能。 ②促进新陈代谢 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了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等,能促进新陈代谢。 ③消除疲劳 人体感到疲劳时,首先出现足部血液循环不良,代谢终产物、钙盐、乳酸微晶体等物质沉积。足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消除疲劳。 ④改善睡眠 足部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用热水泡脚对神经末稍和毛细血管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这种温热刺激反射到大脑皮质,对大脑皮质起到抑制作用,使兴奋的交感神经顺利地向副交感神经转换。副交感神经兴奋后,此时人处于安静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 ⑤养生美容,养脑护脑 热水足浴,可以调节经络和气血,使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从而使头部血流加快,及时足量补充大脑所需氧气和营养物质。 2、足浴的准备工作 足浴有哪些技巧和方法呢~ 换句话说,在准备足浴前我们需要些什么工具,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浴盆。市面上所售浴盆各种各样,价格不一。做足浴的话,木质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中药一样趋于自然,散热较慢,有利于长时间地保温:如果选用电动足浴盆,可以先把药煎好,滤掉药渣,将药汁倒入盆中。我们一般不选用金属制的盆,因为药汁可能会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影响效果,可能还会产生有害物质。一般来说,浴盆高度选择在20厘米高度以上,要能没过踝关节,面积自然是要比自己的双脚大。 有了一个好的浴盆,关键还需要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药方。选好药方后,根据使用说明对药物进行煎熬,之后再倒入盆中调温足浴。注意不要直接用开水泡药,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析出,从而影响疗效。 一般来说,温度我们选择在40~50℃。随着时间增长药水会慢慢凉下来,我们可以边泡脚边不时加点热水以调水温,以防因水过凉而引发寒性疾病。 足底有很多反射区,如果在足浴的同时也能刺激它们,将会事半功倍。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同时操作呢~自己弯腰做按摩会很不舒服。这里只需要一个小小的技巧:挑几颗形状圆滑的小卵石放在脚底,可以轻松做按摩,经济实惠又健康。

3、足浴的水温和时间 热水足浴的水温多在36~45℃。 足浴一般每日2次,首次足浴应于晚上进行,第二次于第二天早晨进行,每次足浴的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如有需要可延长至40分钟左右。 4、足浴的禁忌人群 每天做做足浴对我们身体有莫大的好处,很多疾病也能通过足浴获得根治或者是缓解。但这也并不是说每个人、任何时候都能做足浴,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选择,患严重疾病时应该去医院,或者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足浴。 严重心脏病的患者,脑出血、脑血栓还未治愈者不适合足浴。因为足浴时会加快血液循环,也就会加重心脏及血管的负担。心脏病患者本身心脏承受能力很差,若突然加重负荷,可能引起心脏病发作或加重。负荷同样也会影响到脑血管的血流状况,所以有这方面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做足浴。 ①孕妇也不适合做足浴。因为孕妇需要同时供应自身和胎儿的血液,心脏负荷也会加重。如果孕妇身体良好,也可以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一定要注意足浴方法以及配方选药,注明孕妇禁用的药物一定不要使用,时间也要合理控制。 ②糖尿病患者后期或有并发症,或是周围神经炎患者不适合做足浴。这类人群对温度的感应会比较迟钝。一个人的情况下不要做足浴,可以在家人或朋友的帮助下,调好合适的水温做足浴,以防因温度不敏感而烫伤自己。 ③有足部炎症或者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不要和别人共用足浴所用的工具,以防发生交叉感染。 ④足部外伤或皮肤溃烂烫伤者不能足浴。这个时候人体失去了皮肤这层保护膜,本来安全的药物可能因黏膜的过度吸收而造成毒害,对局部甚至是全身器官造成损害。 ⑤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做足浴。因为足浴会影响各种器官的血液供应,会造成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