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小结
本病症状与体征为:消化不良、嗳气、腹胀、焦虑、神志异常、抑郁、早饱。
治法
1.心理及精神治疗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时,既要把心胸放宽,不要惊恐和紧张,又要积极地配合医生坚持进行正规的治疗。虽然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在短时间内较难彻底治愈,但它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更不会发展为胃癌。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调节精神的药物,如阿米替林、多虑平、马普替林(路滴美)、氟西汀、氯米帕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谷维素、芬那露和柏子养心丸等。 2.胃肠促动力药物主要包括 (1)吗丁啉(又名多潘力酮):该药能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从而可以调节或恢复患者胃肠道的正常活动,使食物能够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这对于消除由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产生的症状有一定疗效。 (2)伊托必利:该药具多巴胺 D2受体阻滞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的双重作用,通过刺激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并抑制其水解而增强胃与十二指肠运动,促进胃排空,并具有中度镇吐作用。 (3)胃复安(又名灭吐灵):该药是一种老的胃肠推动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没有吗丁啉和伊托必利时亦可选用此药。 3.对症治疗 (1)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若出现上腹痛可选用颠茄片、阿托品或654-2等药物进行治疗, (2)若出现腹胀、嗳气症状可选用二甲基硅油或消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选用维生素B6,(4)若出现烧心、反酸症状可选用抗酸剂,如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率碳酸镁(达喜)等,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表现
腹胀、早饱、嗳气等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时腹胀、早饱、嗳气等症状很严重,或反复发作,但一般不会出现消瘦、贫血等症状。临床分型可分为反流样、运动障碍样、溃疡样,特发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检查。 2.肝功能、肾功能。 3.病毒性肝炎免疫学检查。 4. X线检查、B型超声检查。 5.电解质及部分微量元素检测。 6.心血管检查。 7.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可发现溃疡、糜烂、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8.放射性核素(同位素)用于评估胃排空状况。
病因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亦称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甚清楚。原因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症、上胃肠道运动功能失调、神经精神因素等诸方面。不少消化系统疾病的其他器官病症和某些消化道器质性病变甚至恶性肿瘤早期也可以出现消化不良的临床表现。因此对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持谨慎的态度,对患者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后确实没有发现其他异常,还须除外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等,才能作出本病的诊断,对于初步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病人也应随诊观察。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