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部病证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9.0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乳房病证、缺乳、乳癖、乳痈。

乳根膻中肩井期门

材料获取与鉴别


疏调经气。主治乳少,乳痈,乳癖。

所有穴位针用平补平泻法。膻中向左右乳房部平刺或横刺;乳根可向上刺向乳房部或向左右肋间隙刺,期门向上平刺朝向乳房部,二穴都不可深刺或者刺,以免伤及脏腑;肩井在提起局部肌肉组织时可向前或后下方直刺,但不可向下深刺,以免伤及肺脏。

各家论述

肝郁气滞,气血不足,冲任不调皆可导致乳房诸疾。本方取乳根为主穴,其为足阳明胃经穴位,本身位于乳头直下第五肋间隙,属于局部选穴和局部配穴法;乳房为阳明分野,阳明经又为多气多血之经,刺之可调理阳明与局部作用相兼而达行气活血,消痈散结。以膻中、肩井、期门三穴为辅穴,膻中、期门都临近乳房,属于临近选穴法;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刺之可宽胸理气,行气散结;期门属于肝经的募穴,乳头为厥阴分野,刺之可疏肝理气,活血散结,属于辨证选穴法;肩井属足少阳胆经,为手少阳、阳维之会穴。《会元针灸学》曰:“肩井者,在肩部阳气冲出显明之处,而通于五脏,推荡瘀血,而生清阳之气……以实五脏,而开阴窍。”其经筋又系于膺乳,刺之可清泻肝胆,故为治产妇乳汁不下,乳痛的常用穴。肩井配期门又属于表里经配穴法。四穴配伍,可达疏调经气、活血通络、散结止痛之作用,为治疗乳房病变的经典配穴。

临床应用

1.乳汁少加少泽,根据虚实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的迎随补泻法。虚证再加足三里、气海、血海、膈俞、脾俞、胃俞行补法;实证再加合谷、太冲行泻法。或取合谷、膻中用平补平泻法,少泽点刺出血,以达补益气血、行气通乳的作用。 2.乳痈此病乃胃热肝郁,火毒凝结而致。针刺用泻法。在未成脓时,选取阿是穴,隔蒜泥灸;或选取足三里、下廉、侠溪、鱼际、委中、足临泣、少泽、肩井行泻法,委中、少泽点刺出血,留针30分钟,局部配合热敷和按摩。若已成脓可用火针点刺,加拔罐吸脓法。 3.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基本病机多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所致。以本方为主疏调经气,配三阴交、丰隆、关元、太冲行平补平泻法以加强健脾化痰、疏肝理气、调理冲任、软坚散结之功。或取屋翳、膻中、乳根、足三里、肩井行泻法,乳根可行温针灸,留针30分钟,可达行气活血、化痰通络之功。

备注

1.膺窗、腕骨、肩井、光明,用平补平泻法。 2.屋翳、足三里、膻中,用平补平泻法。 3.耳针:内分泌、胸、乳腺、肝、胃,毫针刺中等刺激,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