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1.1W

小结

本品已收载入中国药典,常用于:肝郁、肝郁胁痛、血痢、血热、瘀滞、白疕、斑疹、崩漏、闭经、肠风下血、疮疡、疮痈、痤疮、跌打损伤、粉刺、腹痛、积聚、酒糟鼻、酒齄鼻、目赤、目赤肿痛、目痛、目肿、衄血、皮肤瘙痒症、乳痛、乳腺增生、乳痈、疝气、湿疮、痛经、温毒发斑、胁痛、痈肿、癥瘕、淋浊、吐衄、吐血、肿痛。

功能主治

[1]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2]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3]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

性味

苦,微寒。

归经

归肝经。

用法用量

6-12克。

注意

不宜与藜芦同用。

别名

山芍药、草芍药。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 Paeonia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稍弯曲,长5-40cm,直径0.5-3cm。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痕及横向凸起的皮孔,有的外皮易脱落。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2)取本品粉末0.5克,加乙醇10ml,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紫色斑点。

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为类圆形切片,直径0.5-3cm,厚0.3-0.5cm,周边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芍药苷(C23H28011)不得少于1.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临床应用

赤芍能清血分实热,散瘀血留滞。本品功能与丹皮相近,故常与丹皮相须为用。但丹皮清热凉血的作用较佳,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虚发热;而赤芍只能用于血分实热,以活血散瘀见长。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