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消消渴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3.0W

小结

本病证症状与证候为:下消、消渴、沉数脉、疮、口干、口甜、脉沉数、尿多、尿量异常、尿频、尿臊、尿甜、尿浊、舌红。

临床表现

临床以小便频多,味甜,浑浊如膏为主要表现。发生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有关。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以小便频多,味甜,浑浊如膏为主要表现。初起三多症状可不明显,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腹痛、呕吐、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中风、胸痹、雀目、疮痈等。 典型症状 1、主要症状 多饮,多尿,烦渴,喜喝冷水,小便频数量多,有泡沫,或有甜味。 2、其他症状 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等,女子带下量多,月经不调。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应进行尿糖测定、血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胰岛自身抗体测定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女性患者还需问月经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全身皮肤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实验室检查 1、尿糖测定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并发肾脏病变时,肾糖阈升高,血糖升高,而尿糖阴性。肾糖阈降低时,虽血糖正常,但尿糖可阳性。 2、血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目前多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0mmol/升。血糖测定又是病情变化观察、疗效追踪的关键性指标。 3、葡萄糖耐量试验 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应清晨进行,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WHO推荐成人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 L水中,5分钟饮完,于服糖前及服糖后0.5、1、2、3小时分别测静脉血浆葡萄糖,同时收集尿标本査尿糖。儿童按毎kg体重1.75克计算,总量不超过75克。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中2条β链 N端的缬氨酸与葡萄糖非酶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且为不可逆反应,其中以 GHb A为主,能较稳定地反映采血前2-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可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之一。人血浆蛋白也可与葡萄糖发生非酶催化的糖基化反应而形成果糖胺,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可反映糖尿病病人近2-3周内血糖总的水平。蛋白非糖基化指标为糖尿病病情与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而且在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中也有重要地位。 5、胰岛自身抗体测定 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或)胰岛细胞抗体的检测阳性,对Ⅰ型糖尿病的诊断有意义,上述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具有互补性,特别在成人迟发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或成人隐匿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有更大的诊断价值。Ⅰ型糖尿病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但胰岛细胞抗体可为阴性。

病因

本病发生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有关,病位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主要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炽盛。 1、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因素,其中阴虚体质最易得本病。 2、饮食不节 长期偏嗜各种油脂类食物,包括煎炸、烧烤、涮肉等,或甜食、碳酸饮料或膨化食品等,或者长期饮酒,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积热内蕴,损伤津液,发为本病。 3、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忧郁暴怒,损伤肝脏,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或脑力劳动过度,耗伤心阴,郁久化火,消耗肺胃阴津,发为本病。 4、劳欲过度 平时房事不加节制,导致肾精亏损,虚火内生,肾阴更加亏虚,导致肾虚、肺燥、胃热,发为本病。

疾病预后

如果早期发现、坚持长期治疗、注意饮食生活调摄,预后较好。并发症是影响病情,致残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往往预后不佳。本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相似。

备注

下消(Lowerconsumption),是指肾虚不固所致的消渴。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