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针灸方

知医邦医院摘录发布         阅读:7.8K

小结

本针灸处方可用于:唇干、烦躁、高热、渴喜冷饮、口苦、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尿赤、气粗、舌有芒刺、神昏、头痛、下血、牙龈红肿、谵语、脉沉实、脉滑数、舌质红绛、苔糙、苔黑、苔黄、吐衄、牙龈肿痛、退热、斑疹、便秘。

大椎曲池外关

材料获取与鉴别


退热。主治高热。高热烦躁,面红目赤,头痛气粗,口舌生疮,咽喉或牙龈红肿疼痛,唇干口苦,渴喜冷饮,尿赤便秘,甚至神昏谵语,或吐衄下血,皮肤斑疹,舌质红绛或生芒刺,苔黄糙或焦黑,脉沉实或滑数。

用泻法。大椎也可刺血拔罐。

各家论述

高热为实证,正邪相争之故。 大椎:属督脉,督脉为阳脉之海,为诸阳经交会穴,纯阳主表,适用于各种热证,又为清热解毒之效穴,以针泻之,可泄亢盛之阳热。 曲池: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曲池为手阳明之合穴,针之泻法,可清气泄热。且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根据表里经选穴法原理,此穴可为解表清热之常用穴。 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通阳维脉,亦为解表退热要穴。

临床应用

本方为退热的常用方,可用于西医学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疾病出现的高热。在高热的基础上,若以下症状突出,可灵活加减变化。 1.热盛加用背部走罐,背部为足太阳分布区,太阳主一身表,此法退热迅速。 2.咽喉肿痛加少商、商阳、鱼际以泻肺热,消肿止痛。少商为肺经井穴,五行属木,其疏通、条达、开泄作用较强,善清泻肺火,驱邪外出,可治疗外感风热郁遏肺经之咽喉肿痛。商阳为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所发,可调节大肠经气,清泻阳明火热,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之效。鱼际为肺经荥穴,主泻肺经之热。 3.寒热往来加间使、外关以和解少阳。间使属心包经之经穴,五行属金,心包属火,金通肺气,“经主喘咳寒热”,针之该穴既可解肌表之热,又可泄入里之火,善于治疗热病,而寒热往来是由病邪蕴扰于半表半里,营卫不和,阴阳相搏所致,该穴可通里达表,通调和解厥阴与少阳的经气,使三焦气机和畅,血脉运行正常。外关为手少阳之“络”穴,通阳维脉,针而泻之,内可宣泄三焦,以清半里之邪,外可转枢少阳,以利太阳之开。

备注

1.陶道、合谷、风池、大杼,用泻法。 2.太冲、合谷、大椎、十宣,用泻法,十宣宜点刺出血。

你认为本篇文章有用吗?
收藏

© 2023 武汉知医邦医院有限公司

备案号 鄂ICP备2022016696号-1